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創造性教育融入繪畫當中

侄女丫丫今年剛5歲, 從小喜愛畫畫, 而且還獲過國際兒童繪畫賽的大獎。 當有人問起我是怎樣給她輔導時, 我說, 這都是在培養她繪畫的過程中總結出來的。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創造性教育。

尊重幼兒的創造幼兒美術是幼兒與外部世界交流的一種符號表現, 是自我任知的與創造性的表現途徑。 所以, 在丫丫畫畫過程中, 我尊重她的創造, 提供她自我表現的天地。

有一次, 我讓丫丫將鏡中的自己畫出來。 她把自己畫成了一個穿高跟鞋、背時裝包、燙長卷髮的時髦女郎。 我讓她談畫, 她說:“這就是長大後的我。

Advertisiment
”雖然這不是她的寫照, 但卻是真實願望的表露。 孩子是用繪畫表達自己、宣洩自己情感的。 因此, 我肯定和鼓勵了她。 這樣, 她才能體驗成功、自信與創造的樂趣。

看兒童畫時, 要以幼兒的思維方式來理解。 如丫丫將自己和小朋友一起置身于一塊“花布”中, 經她解釋, 我才知道那是一片畫有木紋的地板。 接納幼兒的差異性和獨立性每個幼兒的情感體驗、聯想、表現是不同的。 即使教學標準可能只有一個, 但美的答案卻有許多。 我們要使他們敢於表達自己的獨特認識和感受, 讓幼兒隨心所欲地感受美、表達美。

創設能與幼兒相互作用的繪畫環境繪畫創作需要一定的氛圍。 因此, 要為幼兒佈置富有藝術氛圍的藝術空間,

Advertisiment
使幼兒在環境中不知不覺地感受到藝術的薰陶, 產生創作欲望。

美術活動是利用材料組合創新的過程, 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到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和表達能力。

經過觀察, 我知道了丫丫感興趣的材料和工具, 並及時地提供給她。 有時, 我會和她商討, 讓她決定要用的材料, 然後, 等她準備得差不多時, 我再補充。 在丫丫的小畫室裡, 除了繪畫工具和紙張, 我還找來一些她喜歡的小物品:塑膠小珠、小棍、石子、布片等。 這些物品能夠激發她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 她在擺弄石子和小棍時創作出:“3個和尚沒水吃。 ”為了讓她能夠自主選擇和使用, 我注意材料擺放的可視、可觸和便利性, 如採用透明盒或無蓋箱存放物品, 材料的量適時、適當、適宜。

Advertisiment

克服困難, 把握成功有時丫丫因一筆劃錯, 就換地方或換紙, 這對培養她不怕困難、有始有終的學習習慣不利。 我便教會她一些修改圖像的辦法。 如“像什麼?”等, 引導她對現有的畫再定義, 啟發她結合創作內容, 進行大膽想像, 用“加一加”、“變一變”等方法進行創作。 要讓幼兒知道完成的作品才是完整的。

所以, 在繪畫過程中不能半途而廢, 應鼓起勇氣, 設法修改, 直到滿意為止, 創造性教育可培養幼兒積極、探索、自信等學習態度, 同時也加強幼兒感受、思考、判斷等自學能力, 能幫助幼兒自立、適應環境, 作到:自己去看、自己去想、自己去行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