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握寶寶患疾病的12大徵兆

寶寶出生後, 由於免疫功能較差, 各臟器的功能也不成熟, 若家長護理不當, 容易患各種疾病。 新生寶寶患了病, 往往早期表現很不典型,

Advertisiment
不易被發現, 所以家長一定要仔細注意寶寶細微的變化, 及早發現問題, 及時治療。

1、皮膚薄、皮下血管豐富, 皮膚的創傷或感染(如膿皰瘡)時細菌容易經血管進入血流, 發展敗血症。

2、臍的殘端:是斷臍時的創傷, 要保持創傷面的清潔, 否則成為細菌入侵體內的門戶, 輕症為臍炎, 重者可發展敗血症。

3、寶寶患感染性疾病:體溫非但不高, 反而下降, 還有不吃、不哭或哭聲低下, 反應遲鈍, 體重不增, 出現黃疸等非特異性的症狀、體征;遇到上述情況應去醫院診治, 否則會貽誤病情。

4、寶寶出生時血液中有來自母體的免疫球蛋白IgG, 使寶寶不容易得一些疾病(如麻疹)。 但另一種免疫球蛋白ZgM, 不能通過胎盤到胎兒, 而免疫球蛋白M是抵抗革蘭氏陰性細菌(如大腸桿菌)的主要抗體,

Advertisiment
因此寶寶容易患大腸肝菌的感染(如大腸桿菌腦膜炎、敗血症)。

5、寶寶胃腸道屏障機制差, 腸道內的細菌容易通過腸壁進入血液, 尤其牛奶餵養的寶寶(母乳餵養時, 母奶中有分泌性免疫球蛋A, 可增加腸道的免疫抗病功能)。 寶寶血腦屏障機制亦差, 得了敗血症後細菌容易進入腦部, 發展為腦膜炎、腦膿腫。

6、寶寶抽搐時除了比較引人注目的全身性或身體某一部分(如面、某一肢體或幾個手指)的陣發性或強直性抽搐外, 更多見的是眼球震顫、雙眼凝視、反復眨眼、面肌顫動、前臂來回擺動等輕微的動作, 有的寶寶表現為反復的、短暫的呼吸暫停、面色青紫等。

7、舌苔白又厚、腹中積食多。

Advertisiment
正常時嬰幼兒舌苔薄白清透, 呈淡紅色。 若舌苔白而厚, 呼出氣有酸腐味, 一般是腹內有濕濁內停、或胃有宿食不化, 此時要著眼消食化滯, 可使用小兒化食丹、小兒百壽丹、消積丸等藥, 以促進嬰幼兒消化。

8、手足心熱, 常有病痛。 正常嬰幼兒手心腳心溫和柔軟、不涼不熱, 若手心腳心發熱, 往往是要發病的徵兆, 這時要注意寶寶的精神狀況和及時調整寶寶的飲食穿著。

9、口鼻幹又紅、肺胃熱相逢。 若寶寶口鼻乾燥發熱, 口唇鼻孔幹紅, 鼻中有黃涕, 表明寶寶肺、胃燥熱, 需要讓寶寶多飲水、避風寒, 以免寶寶發生高熱、咳嗽。

10、食欲不振。 如果寶寶飲食過量, 或者吃了生冷的、不易消化的食物等, 都容易引起寶寶肚脹不舒服、飲食不暢, 導致食欲不振,

Advertisiment
在睡眠中常常翻動不安、磨牙。

11、睡眠姿態。 正常的嬰幼兒睡眠時比較安靜舒坦、呼吸均勻且沒有聲響, 有時小臉蛋上還會出現一些有趣的表情。 但寶寶入睡時若出現以下狀態, 則是不正常:

①剛入睡或即將醒時滿頭大汗, 並伴有其它不適症狀, 比如有四方頭、出牙晚、囪門關閉太遲等, 這是患了佝僂病的徵兆;

②夜間睡覺前煩躁, 入睡後全身乾澀、面頰發紅、呼吸急促、脈搏增快(正常是110次/分鐘), 便預示寶寶即將發燒;

③睡眠時哭鬧不止, 時常搖頭、抓耳, 有時還發燒, 這可能是寶寶患了外耳道炎、濕疹或是中耳炎;

④熟睡尤其是在仰睡時, 鼾聲較大、張嘴呼吸, 而且出現面容呆笨、鼻樑寬平, 則可能是因為扁桃體肥大影響呼吸所引起的;

Advertisiment

⑤睡覺後不斷咀嚼、磨牙的話, 則可能是肚子裡有蛔蟲, 或是白天吃得太多, 消化不良所致;

⑥睡覺後用手搔屁股, 且肛門周圍有白線頭樣的小蟲在爬動, 則是蟯蟲病。

12、大便幹、呈羊屎狀。 正常嬰幼兒的大便為軟條狀, 每天定時排出。 若大便呈羊屎小球狀, 且乾燥難以排出, 或2~3日一次幹大便者, 多是腸內熱氣過重。 內熱過久, 寶寶不僅容易出現上火症狀, 而且容易感冒發燒。

另外, 常言道, 要想小兒安, 常保三分饑和寒。 饑不是說要讓寶寶餓肚子, 寒也不是要讓寶寶受涼受凍, 而是指寶寶飲食穿著要適量, 不偏食、不過熱, 並根據季節變化作相應調整。 吃得過飽、或過熱出汗太多, 都會使寶寶的抵抗力下降, 從而引發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