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把握年齡正確教導孩子學數學勿入三大誤區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對孩子點點滴滴地教, 讓孩子在動中玩, 在做中學。 需要注意的是, 教孩子學習數的概念, 必須根據幼兒的特點, 由易到難, 由具體到抽象, 循序漸進地進行。

寶寶什麼時候可以學數學呢?太晚學會不會落後別人, 錯過學習最好時間呢?

在遊戲中建立數的概念

其實寶寶從3歲左右, 就可以在生活和遊戲中自然、順暢地建立起數學的概念。

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對孩子點點滴滴地教, 讓孩子在動中玩, 在做中學。 需要注意的是, 教孩子學習數的概念, 必須根據幼兒的特點, 由易到難,

Advertisiment
由具體到抽象, 循序漸進地進行。 兩歲多的孩子知道大小、多少、前後、早晚的時間、空間概念, 他們往往憑視覺而不是憑計算得出結論。 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 接受孩子個體的差異性, 切忌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 不要拿別家的孩子與自家的孩子相比, 同時, 要避免走入一些誤區。

誤區1:忽視“數學敏感期”

孩子在4歲左右會出現一個“數學敏感期”, 他們會對數位概念如數、數位、數量關係、排列順序、形體特徵等突然發生極大的興趣, 對它們的種種變化有著強烈的求知欲, 這標誌著孩子的數學敏感期到來了。 抓住孩子發展發育過程中的敏感期, 適時地對幼兒的數學能力進行開發和引導, 克服只重知識的灌, 輕智力的啟;重數的授予,

Advertisiment
輕幼兒的思考學習;重機械的記憶, 輕啟發引導。

誤區2:學數學等於學算術

在孩子學數學的過程中, 不少家長往往脫離了孩子學習數學的真正目的和意義, 有的家長以為教得越多越好, 把數學當成一種死的知識來教;有的家長自以為讓孩子數100以內的數, 背背口訣, 做做加減法就行。 實際上, 學數學的意義在於鍛練孩子的思維能力, 培養孩子的邏輯推理能力。

幼兒數學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幫助孩子理解數的概念, 瞭解簡單的幾何形體, 學習事物的空間關係和時間關係, 有一些簡單的數學操作技術(如自然測量)等多方面, 這幾個方面不分輕重, 缺一不可, 而且在發展孩子邏輯思維的同時, 還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空間想像能力等。

Advertisiment

誤區3:機械訓練, 記憶公式

機械訓練能讓家長在短時間內看到明顯的效果, 幼兒在表面上也的確能掌握一些具體的數學知識, 但他的思維結構並未發生改變, 也就是說幼兒並沒有得到實質的發展。

學習數學在於理解, 讓孩子真正理解數與數之間的關係, 掌握數的概念。 幼兒學習數學必須借助材料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生動地呈現在孩子面前, 使他們容易理解和掌握。 動手操作是孩子進行數學思維的重要方式, 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要善於結合各種生活小事, 抓住時機對孩子進行教育。

巧用家庭數學小遊戲, 讓寶寶輕鬆學數學

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讓孩子在吃飯前分碗筷;將豆子和鈕扣等個頭比較小的東西裝入紙盒,

Advertisiment
家長和孩子各抓出一把, 數數看誰的多;也可以用撲克或者骰子等常見的遊戲道具來教孩子學習加減法, 讓加法和減法變得有趣而生動。 出去玩的時候, 讓孩子數一數過馬路的車輛。 家長還可以和孩子玩角色遊戲, 如《銀行兌換員》、《水果店老闆》等遊戲, 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兌換、買賣、測量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