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一項報告顯示:在一年時間裡生長最快是5月, 最慢是10月。 那麼, 爸爸媽媽怎樣抓住時機, 讓寶寶長高呢?
抓住陽光
人體皮膚中有一種物質叫7—脫氫膽固醇, 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會合成維生素d。 維生素d能促進生長和骨骼鈣化。 忽略了陽光照射, 就會使維生素d缺乏, 氨基酸丟失, 孩子就難以長高。
所以首先要學會科學地曬太陽:每天寶寶曬太陽1~2小時。 讓寶寶多到戶外活動, 在遊戲中自然而然地曬太陽。 隔著單層玻璃曬太陽, 紫外線減少60%, 戴著帽子曬太陽也不科學。 寶寶曬太陽應盡可能地暴露皮膚。
Advertisiment
抓住睡眠
睡眠是生長發育的保證因素。 因為促使人體長高的生長激素主要是在睡眠過程中產生釋放出來的。 生長激素在夜間分泌水準最高, 所以保證充足的睡眠有利於長高。 睡眠時肌肉放鬆, 有利於關節和骨骼伸展。
不同年齡寶寶每天所需睡眠時間有很大差別, 新生兒為16~20小時, 1~3歲為12~14小時, 4~6歲為11~12小時。 稍大兒童, 要合理安排學習、鍛煉、睡眠和休息時間, 注意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
抓住營養
營養物質是身體增長的建築材料, 父母應瞭解助長的飲食營養:
1.優質蛋白:蛋白質的作用是生長發育和新陳代謝。 動物蛋白如肉類、蛋、乳均含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 又稱優質蛋白。
2.多種維生素:含有豐富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的食物,
Advertisiment
3.微量元素:如鋅、鐵、銅、鈣、磷等, 都是正常生長發育必不可少的。
4.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 不挑食, 不偏食, 更不要過多地吃零食而影響重要營養物質的攝入。
抓住運動
運動對寶寶生長發育十分重要, 可以增進孩子食欲, 保證睡眠品質, 又能夠促進血液迴圈, 加速新陳代謝, 使骨骼組織供血增加, 使骨骼生長發育旺盛。 運動還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運動後半小時, 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最高峰。 特別運動過後, 再進入睡眠, 生長激素分泌就會呈脈衝式分泌, 這些都促進孩子生長。
1歲以內的寶寶:應該以主動運動和被動運動相結合。
Advertisiment
1~2歲寶寶:練習跑跳、拍球、雙腿跳。
2~3歲寶寶:跳繩、蹦床、單腿跳。 幼兒期:宜以調整運動能力的項目為主, 如過獨木橋、舞蹈、結合遊戲所進行的跑跳等。
少兒期:宜以室外活動為主, 如打球、跑步、做操等。 不利長個的運動:如負重運動、舉重、啞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對身高增長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