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活動時間快要結束時, 孩子們在音樂的提示下忙於收拾玩具。 突然, 聽見活動室的一角傳來了爭吵聲, 我馬上走過去看個究竟。 只見欣欣正在搶詩詩手裡的膠泥, 詩詩說:“我不給, 我就是不給。 ”“你不搓成一團膠泥會幹的。 ”欣欣說著, 把詩詩手裡的膠泥搶了過來, 詩詩馬上哭了起來。 我說:“讓我看看是什麼寶貝, 好嗎?”我拿起欣欣手裡的膠泥一看, 哦, 原來是詩詩捏的漂亮小蝴蝶, 上面還有一對觸角, 她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呢, 怪不得不肯放進膠泥的盒子裡。 這時, 詩詩馬上走過來說:“老師, 千萬不能把蝴蝶放進盒子了,
Advertisiment
當孩子之間有了衝突或意見不一的時候, 作為老師的我應該充當引導和聆聽的角色, 不馬上判斷誰對誰不對, 而是把孩子拋出來的球拋回給她們, 用引導的方式鼓勵她們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於是, 我請全班的孩子出謀劃策:怎樣才能保留蝴蝶的樣子又不會使膠泥變幹?有的說:“可以不把蝴蝶搓成一團, 等它幹了再用點水和一和就行了。 ”有的說:“用透明的蓋子蓋住就不會幹, 又可以看見蝴蝶。 ”可是哪去找這種蓋子呢?後來, 坐在一邊一直不吭聲的小至大聲地說:“老師有相機,
Advertisiment
的確, 我也很高興!因為我抓住了教育的契機, 為孩子提供了自由探索和解決問題的空間。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 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