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抓住孩子樂觀的關鍵能力

培養樂觀的“關鍵年齡”

樂觀是指面臨困難精神愉快、充滿信心的狀態。 對於孩子來說, 與樂觀相關的心理素質包括:能夠依賴想像力和對未來的展望, 忍受眼前的不適應;聽得懂和相信大人的勸告, 調整自己的需要;在情緒與理智的較量中, 能夠較為成功地擺脫情緒的控制;抽象思維有了一定的發展, 能夠預見事物的未來發展趨勢……這些心理素質在4歲左右逐漸健全, 4歲是培養孩子樂觀品質的最佳時期。

有一個心理實驗證實了這一點。 實驗者告訴孩子們桌上有各種點心和玩具, 想要得到喜歡的東西必須等實驗者回來,

Advertisiment
如果不能等待可以呼叫實驗者, 但他只能得到他不大喜歡的東西。 結果, 平均年齡為4歲半以上的孩子, 大多能等待很長時間, 而4歲以下的孩子很少有堅持到底的成功者, 是因為首先他很難理解實驗者所做的承諾, 其次他不能完備地想像出實驗者歸來對自己的意義, 所以他們更可能身不由己地在困難面前“屈服”。 其他同類的實驗都證明, 正常情況下, 健康成長的4歲幼兒具備了面臨困難培養樂觀品質的條件。

抓住樂觀的“關鍵能力”

雖然4歲是孩子發展樂觀品質的關鍵年齡, 但這並不意味著到了4歲, 孩子的樂觀就必然到來, 這與他4歲左右是否具備一個關鍵能力有關——延遲滿足能力。

延遲滿足是為了長遠利益而延緩目前需要,

Advertisiment
在困難面前克制自己、建立自信的重要表現。 除了一些特殊狀況需要即時滿足以外, 一般情況下父母都可以採用延遲滿足培養孩子的樂觀品質。 例如孩子大聲呼叫父母做某件事, 在排除安全顧慮以後, 父母可以遠遠地答應著, 但並不馬上過來, 等一會兒過來了, 明明知道孩子想要什麼, 還要問問什麼事兒, 等孩子說清楚了再與孩子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 孩子的忍耐心就是這麼一分一秒在等待中增強的, 而等待之後必然有結果也使孩子對克服困難有了信心和想像力。

特別提醒:使用延遲滿足策略時, 要注意避免“過”和“不及”兩個極端。

“過分延遲滿足”:即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忽略,

Advertisiment
把孩子的等待時間拉得過長, 以至挫傷了他的信心和信任。

“有求必應”:長期被這種策略調教出來的孩子耐心比較脆弱, 一個小小的“不幸”就有可能使他情緒波動劇烈。

可見, 把握好延遲滿足的時間, 是培養孩子樂觀品質的關鍵策略。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