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抓住孩子的15分鐘注意力

提醒家長注意的是, 因為注意保持時間同樣經歷了一個由短逐漸變長的過程, 所以不能操之過急。 即使到了大班(5-6歲), 兒童平均注意保持時間也在15分鐘左右, 切不可違背兒童發展的這一特點對他們有過高的要求。

現在的年輕父母們往往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以及與此相關的記憶、思維、解決問題和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 它們顯而易見——孩子什麼時候說出一句故事書裡小主人翁的臺詞, 或者背出一首唐詩, 父母們都能在第一時間發現, 也自然成為孩子們相互比較的標準。 可是, 年輕的爸爸媽媽們可知道,

Advertisiment
在這些顯見的認知能力背後, 還有一種起到支撐的潛在心理能力同樣重要呢?這就是注意力。

注意力都很有限

注意力是將心理資源和能量指向需要進行認知加工任務的能力。 我們的心理資源和能量是非常有限的, 即使是成人也不太可能同時完成好幾件事情, 而手頭要完成的任務往往又非常複雜。 這就需要主體能夠事先制定周密的計畫, 將任務分成若干步驟, 然後將心理資源集中於需要解決的任務或每一具體步驟上, 富於效率地循序漸進。 同時, 還不能受各種內外的干擾, 才能最終完成手頭的工作。

以閱讀連環畫為例, 如果小朋友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翻到的這頁內容上, 沒有全神貫注地感知畫面,

Advertisiment
提取前幾頁與當前頁有關的知識, 形成連貫的線索並積極地預計下一張可能出現的內容(通俗講就是開小差), 那麼, 這本連環畫他根本就看不下來, 更不用說瞭解其中的主要情節和內容了。 換言之, 即使一個孩子感知畫面中色彩、人物、風景的能力, 從頭腦中提取前一頁內容的記憶能力, 包括從當前內容推測後繼可能結果的能力都正常, 但沒有注意力作保證的話, 他照樣不能完成“看連環畫”這一看似簡單的任務。

用新意對抗分心

兒童注意力發展經歷著一個漸進的過程。 發育正常的嬰兒在出生不久就會受環境中新異光線、聲音刺激吸引而作出反應, 這種本能反應具有適應的價值。 在2 到3歲半期間,

Advertisiment
大腦皮層前額葉迅速發育, 客觀上為注意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而根據兒童此時所處感知運動階段的特點, 如果提供充分的遊戲活動空間, 他們會形成越來越複雜的遊戲目標能力(兒童必須集中注意力來達到那些目標, 比如拍球), 大人如果能夠共同參與並提供對注意的指導(例如, 提醒“寶寶, 看這裡, 球來了!”以對抗孩子的自然分心), 兒童持續注意的能力會發展得非常迅速。 研究表明, 幫助該階段兒童維持注意力的家長, 即通過提建議、詢問、以及對兒童當前興趣給予積極的評論, 孩子在4歲時認知能力和社會性會更加成熟。 語言、探索、解決問題、交往以及協作能力也都得益于注意力集中能力的提高。

提醒家長注意的是,

Advertisiment
因為注意保持時間同樣經歷了一個由短逐漸變長的過程, 所以不能操之過急。 即使到了大班(5-6歲), 兒童平均注意保持時間也在15分鐘左右, 切不可違背兒童發展的這一特點對他們有過高的要求。 科學的建議是:

1.在孩子1歲左右, 開始密切關注他們視覺、聽覺和其他感覺的發展狀況;

2.經常保持與孩子密切的、互動式的交往, 並有意識地幫助他們維持注意力;

3.避免活動持續過長, 可間隔10分鐘左右讓孩子適當放鬆, 再重新投入活動之中;

4.如果孩子任何活動都不能保持注意集中, 行為富於衝動且缺乏起碼的自控, 提示可能出現“注意力缺失多動綜合征”(ADHD)的問題, 應及時到專業醫院兒科問診。

注意力是其他能力發展的保障,

Advertisiment
年輕的家長們千萬不要忽略對寶寶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