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孩子長高三個黃金階段

為什麼孩子長得比別的同學慢?我們夫妻個子都不矮, 孩子怎麼就長不高?越來越多的家長被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困擾著, 但卻苦於不知如何解決。 因此, 建立科學的養育知識體系, 瞭解身高發育規律是家長最緊迫的事情。

專家指出, 骨骼“成長板”是長高的核心部位, 孩子的成長板一旦關閉, 就意味著長高終止。 但在長高的關鍵時期接受科學系統地長高指導, 就可能比自然生長的孩子高出數釐米, 這對於孩子的最終身高是非常可觀的。 如:一個男孩的遺傳身高是1.70米, 後天撫養的好就有可達到1.78米;反之可能只會有1.62米左右的身高。

Advertisiment

但是, 女孩初潮、男孩變聲停止長高後, 家長發現孩子太矮才重視起來, 這時往往已為時已晚。 因此, 根據不同發育時期的規律, 對孩子身高分階段進行科學干預, 才是家長正確的選擇:

階段一:發育前(3-10歲)“二控+養+補”:嚴控早發育和發育不良, 一有發育異常, 立即到正規醫院檢測干預。 此時, 父母要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及生活規律。 如飲食有度, 不挑食、偏食;合理運動、保證睡眠等, 為青春期身高突增打下良好基礎。

階段二:發育中(10-14歲)“補+追+促”:補充綜合性骨骼營養素, 實現追趕性生長, 促進生長因數的分泌, 加速骨細胞分裂, 延長孩子的身高突增期, 持續保持良好的長勢和增幅。

Advertisiment

階段三:發育後(14-20歲)“追+促+拖”:追趕性生長, 加速骨細胞分裂, 拖緩成長板閉合時間, 讓孩子再多長幾公分。

身高發育除受發育階段的影響外, 還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 專家建議:孩子出現以下情況, 應立即到正規專業醫院進行骨齡檢測, 瞭解孩子的發育現狀, 抓住長高的黃金階段, 早發現, 早干預!

★受遺傳疾病影響, 身高年均漲幅不足5釐米;

★女11歲, 男13歲前出現第二性征;

★8-14歲長高“突增期”無明顯躥個;

★營養不良, 厭食偏食、體質差、個子矮小;

★青春期緩長或停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