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習性☆禁☆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勞倫斯最早發現了印刻現象。 他觀察到出生后幾個小時的小鴨、小鵝會追隨它們第一次見到的移動物體, 無論那是母鴨、母鵝還是勞倫斯本人, 但如果生后最初的1~2天沒有遇到追隨對象, 它們就喪失了這個能力, 再也不會去追隨誰了。
勞倫斯拒此提出了“關鍵期”的概念。
人類嬰幼兒同樣存在類似的關鍵期現象, 也就是很多能力必須在特定時期得到環境幫助而獲得發展, 錯過了這個時期就會影響發展的水平, 甚至失去發展的可能, 就像大家曾經聽說過的“狼孩兒”、“豬孩兒”的故事。
Advertisiment
美國學者伯頓懷特主持的“作為教師的新父母”研究項目通過對數千個家庭進行定期隨訪, 根據孩子成長和家長教養職能的特點, 把生命最初三年分成七個階段, 他們先后在美國42個州及其它一些國家培訓專業人員和家長參加父母作為教師的嬰幼兒早期發展計劃, 取得了很多經驗和成果。
瑞士的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通過對自己三個孩子的跟蹤觀察研究, 創建了認知—發展理論,
Advertisiment
30多年以來大量的研究和教養實踐一再證明:嬰幼兒的成長決不是簡單的連續不斷的量變過程, 他們的成長道路就象是在蹬山, 經過一點一點的努力蹬上一個臺階, 表現出飛躍性的劃階段的發展和進步, 然后再向下一個高度進軍。 盡管各個階段相互間有一定交叉, 但每個階段的進步都是下個階段發展的基礎, 如果前一段路沒走好,
Advertisiment
1996年我們開始了“育兒指導服務的研究計劃”, 通過對近千名嬰幼兒家長的調查訪問, 發現在0-3歲嬰幼兒成長的不同階段家長遇到的問題表現出非常明顯的重復性特征, 無論是對于孩子健康的擔心, 日常照顧中的困惑和麻煩, 還是教育交流中的問題和矛盾, 相同月齡孩子的家長會不約而同地提出類似的問題, 這一現象提示我們分階段對家長進行系統的育兒咨詢和指導是可為的并應該是非常有效的。
經過1997-1998年的試驗, 我們從98年中期開始對0-3歲的嬰幼兒家庭進行科學育兒跟蹤指導服務——定期舉辦專題講座傳授早期教養知識和方法, 設立咨詢熱線記錄和回答家長的問題,
Advertisiment
2000年以后, 我們進一步總結指導服務的經驗, 不斷補充和豐富指導服務的手段, 發展和細化了一整套促進關鍵能力發展的方法和技巧向家長示范和講解, 開發了喂養、睡眠、情緒行為等問題綜合調理以及高危兒系統早期干預訓練方案, 創新了早期教育重點能力發展游戲活動, 將“關鍵期跟蹤指導模式”向更加全面和更加系統的方向推進, 取得了更好的收效。
對專業人員來說, 了解這些知識和經驗, 不僅可以深入地理解孩子,
Advertisiment
1、準確把握孩子每個發展階段的基本特點;
2、事半功倍地促進孩子智力和能力的發展;
3、預見可能面臨的育兒難題, 做好思想和行動上的準備;
4、及時發現生長發育中的問題, 促進孩子早日康復;
5、積極發展親子交流關系, 奠定良好心理行為個性基礎。
古人云:知己知彼,
百戰不殆。
今天,
我們將嬰幼兒早期發展關鍵期教養的有關內容編輯成冊,
希望能夠幫助廣大家長抓住成功育兒的金鑰匙,
從而促進兒童早期發展,奠定最佳人生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