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拒絕“娘娘腔” 從培養娃性別意識開始

有人說, 現在的社會男人越來越“娘”, 做事不夠“爺們”, 缺乏“男子氣概”。 而女人越來越“漢子”, 做事大大咧咧, 甚至比男孩還要勇敢。 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也出現這種狀況, 父母要從小正確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Advertisiment

一、培養孩子性別意識的重要性

1、孩子性別教育的重要性

專家指出, 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角色教育是非常重要, 這不但關係到孩子日後正常的社會人際交往、戀愛、婚姻、家庭生活, 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2、孩子性別意識混亂的影響

當孩子在心理性別和生理性別嚴重不一致時, 孩子對自己的性身份難以認同, 關係到他們日後正常的社會交往、戀愛、婚姻、家庭生活, 還會影響其人格健全與心理的發展。

3、三歲最適合培養孩子性別意識

寶寶1歲時就開始萌發了模糊的男女有別的感受, 這時寶寶會發覺到男女的外部特徵不同。 兩歲多的寶寶就能夠清晰準確地說出自己的性別。

Advertisiment
心理學研究表明, 3歲左右的孩子才開始產生性別意識, 這時要著重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二、孩子性別意識確立的過程

1、爸媽言語教育:言語教育使得孩子知道自己的性別。 父母教會孩子很多與性有關的詞彙:爸爸、媽媽、男的、女的等。 男的有小雞雞, 女的沒有。 男的將來當爸爸。 女的將來當媽媽等。

2、性別自我意識:當孩子知道男女有別後, 開始關心自己的性別。 這時的孩子開始注意別人的外生☆禁☆殖☆禁☆器, 發現父親有小雞雞。 而母親則沒有。 在和小夥伴玩時, 也發現了有的孩子有小雞雞, 另一些則沒有。 孩子就知道了自己的性別, 對自己的性別有了自我意識。

三、如何正確培養孩子性別意識

Advertisiment

1、男孩穿褲子, 女孩穿裙子

裙子是女性天然的代表, 而褲子則屬於男性。 裙子的搖曳能讓女孩從小就從中獲得溫柔如水的特質, 並且百變的裙子也能培養女性特殊的審美;而褲子直挺挺的, 男孩穿上更能讓他們養成堅毅、果斷的性格。

2、爸爸帶兒子洗澡, 媽媽帶女兒洗澡

這是為了讓孩子從小就知道, 男女有別, 男孩的身體跟爸爸一樣, 女孩跟媽媽一樣。 這是孩子最早瞭解人體和性別的啟蒙教育。

注意事項:孩子3歲後, 父母也要注意男女有別, 比如父親不要跟女兒一起洗澡, 母親不要當著兒子換衣服等。

3、男孩玩機器人, 女孩玩洋娃娃

女孩玩娃娃能更充分地激發其母性的本能, 這樣的女孩長大後更善良體貼。 相比而言,

Advertisiment
機械類的玩具對男孩性別塑造的影響更大。

注意事項:性別教育要做得自然融入生活, 媽媽可以帶著女孩做一些布藝、廚藝的玩具和活動, 爸爸可以陪著男孩玩車、槍、高刺激性運動遊戲等。

4、男孩可多擁抱, 女孩可多親吻

男人需要認可, 女人需要呵護。 經常見到, 男孩如果幫了別人的忙, 父母會給他們一個大大的熊抱, 然後拍拍後背, 而女孩通常會獲得一個甜蜜的吻。 因為, 在大多數人眼裡, 擁抱代表肯定, 而親吻則代表保護和愛。

5、男孩做挑戰性較大的運動, 女孩練柔美體操

很小的男孩就經常被父親強迫著去爬山或游泳;而女孩經常被父母送去練柔美體操。 挑戰性的運動能培養男孩堅強和不懼挑戰的性格;而體操的柔美與女性的身段正好契合,

Advertisiment
能培養女孩溫柔、平和的個性。

6、單親家庭親友代理父親角色

對於單親家庭, 想避免男孩女性化, 可嘗試找一個代理父親這樣的角色長期與孩子進行交流。 代理父親可以是舅舅、外公或者其他男性親戚。

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要趁早開始, 最好從出生就開始。 如果錯過了培養性別意識的關鍵時期, 男孩會越來越不夠陽剛, 女孩越來越漢子。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加, 孩子的性別意識越來越難“矯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