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心關愛的爸爸媽媽們把寶寶一層一層地包裹, 睡覺的時候也又是睡袋又是電暖氣;外出時, 寶寶更是被弄得像個小粽子一樣。 溫暖無比的世界裡, 一點兒也不用擔心冬日寒氣的侵襲了寶貝。
可是, 溫室中的寶寶過不了幾天就會出現情緒煩躁、不愛吃東西、滿身大汗及皮膚出現紅色小疹子的現象, 甚至出現發熱, 面紅耳赤, 頭和手都燙燙的, 呼吸急促, 表現出很難受的表情。 保護得這麼好, 寶寶不可能是感冒了呀!那他這是怎麼了呢?
如果孩子在父母的“熱愛”之下出現了這些症狀, 那就要考慮是患了 “悶熱綜合征” 了。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或小嬰兒的散熱主要靠皮膚蒸發散熱的方式。 因此, 當他被捂得太久或過度保暖的時候, 散熱受到影響, 自身的溫度就會迅速升高, 尤其是小嬰兒又無法掙脫包裹的束縛。 寶寶就會通過加速呼吸來排放熱量。 體溫升高造成機體代謝加快, 水分消耗增多, 消耗的氧氣同時增加。 這種高熱環境的持續, 很可能引起體內環境失調、一系列代謝的紊亂, 以及多個器官和系統功能的損害和衰竭;嚴重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小編點評:
新生兒或小嬰兒的散熱主要靠皮膚蒸發散熱的方式。 因此, 當他被捂得太久或過度保暖的時候, 散熱受到影響, 自身的溫度就會迅速升高, 媽媽們要認識到這一點, 正確護理孩子, 不要穿得越多, 捂得越實就越好的哦。
對於小嬰兒的“冬季中暑”, 顯然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它其實完全可以提前預防, 進而避免發生。 因此, 在認識到嬰兒悶熱綜合征的危害和症狀識別後, 父母們就一定要把重視“捂熱”和重視“著涼”一樣提上寶寶日常護理的日程了。 尤其是那些自己就很怕冷的父母們, 因為這些父母會更容易覺得“孩子穿的好像不太夠”。
以下這些要點, 小寶寶的父母們都要注意了:
Advertisiment
(2)穿衣要依據寶寶的活動情況而定。 對於寶寶的衣著, 6個月以下的小嬰兒, 因為他們活動較少, 可以比爸爸媽媽略多穿一些, 但貼身的衣物不要太多, 因為他們大多數時間是躺在小床裡, 所以, 給他蓋上一條小薄被是比較好的辦法。 6個月以上的孩子活動增多, 會怕以致會走, 這時, 他們就可以和爸爸媽媽穿的一樣了, 大人多多少不覺得冷, 他們也就不會凍著了。
(3)出門在外, 多利用帽子和手套保暖, 衣服則適可而止。 出門時不要用衣被包裹得太厚太緊,
Advertisiment
小編總結:要注意寶寶的房間的適宜溫度, 對於新生兒, 他們的體溫調節能力差, 手腳和頭部溫溫的, 沒有汗, 就說明寶寶不冷, 孩子不要與大人蓋一個被, 成年人的體溫會使寶寶被窩的溫度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