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拒絕壞習慣,把握第一次教育機會

寶寶第1次出現不良行為時, 你就需要把握好這寶貴的第一次教育機會。 如果第一次視而不見, 就會有第2次、第3次……如此, 寶寶就會養成壞習慣。 那麼, 當寶寶第1次出現不良行為時, 你的做法是對的嗎?

第1次打人

東東和洋洋一起搭積木, 東東搭好了一間房子, 洋洋不小心把房子碰倒了。 東東不高興, 出手抓了洋洋一把。

錯誤做法

東東爸劈頭蓋臉地把東東訓斥了一頓;洋洋媽則怒氣衝衝地找東東的父母討個說法。

正確做法

1.弄清寶寶打人的原因

是與小朋友的交往技能差, 還是語言表達能力差?是模仿電影電視中打人的鏡頭,

Advertisiment
還是希望尋求別人的注意?是你們的嬌慣形成了寶寶打人習慣, 還是他身體不舒服導致煩躁?甚至是生活變化大, 引起寶寶不適應?

2.採取適當的教育措施

首先要制止寶寶的打人行為, 避免衝突進一步激化。 其次, 給予明確的指導, 告訴寶寶打人是錯誤的, 有些危險的動作更是不能做的, 否則將會受到處罰, 如禁止看動畫片、幾天不能玩玩具……接著, 要鼓勵寶寶認錯, 並嚴肅告誡他:出手打人就不能再和其他小朋友玩, 如果犯錯之後勇於改正, 大家還是愛你的。

當寶寶在家裡打人時, 你們不能一笑了之, 甚至開心地享受寶寶發脾氣時別樣的可愛。 而應該幫助寶寶學會正確地表達, 例如生氣時可以說“我不要”,

Advertisiment
想得到別人注意時可以說“快來看”。

第1次觸摸危險物品

萱萱看到牆上有幾個小洞洞, 很好奇, 想直接將小手指伸進去。 其實, 那是電源插座。

錯誤做法

媽媽發出一聲尖叫, 臉色驚惶地跑過來, 抓住萱萱的小手就打, 並大聲告訴她:這是電源插座, 很危險, 不能玩!可萱萱馬上放聲大哭起來。

正確做法

1.保持冷靜並立刻制止寶寶的行為。 要用清晰的語言為寶寶設立合理的限制, 你可以告訴寶寶, “電源不能摸, 這是危險的東西, 會觸電。 ”“火不能摸, 摸了會燙傷”。 這樣能讓寶寶明確地知道哪些行為是不能做的, 做了就會產生不好的結果。

2.適當地讓寶寶體會危險物品帶來的傷害。 例如, 裝一杯熱水, 讓他輕輕地碰一下, 問他“水燙不燙?”寶寶回答“燙”。

Advertisiment
你再問, “你下次還玩嗎?”他就會表示不想玩了。

3.在你的陪同下讓寶寶操作危險物品。 寶寶的好奇心不應受到抑制, 你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嘗試。 例如, 引導寶寶將插座上的開關關掉, 打開電風扇等, 讓寶寶知道這些物品是危險的。 切記, 操作時你必須在身邊陪同哦。

第1次發脾氣摔東西

天天跟媽媽去超市, 吵著要買毛絨玩具, 媽媽以家裡已經有了好幾個為由不給買。 回家後, 天爸看到兒子不高興追問起原因, 媽媽便數落起來。 天天原本就因為沒給他買玩具而生氣, 沒想到媽媽還在爸爸面前告狀, 氣得把玩具箱裡的毛絨玩具摔在地上。

錯誤做法

看見寶寶摔玩具, 媽媽大發脾氣, 啪啪地打了他兩屁股,

Advertisiment
寶寶大哭起來。

正確做法

1.弄清寶寶發脾氣的原因, 對症下藥

·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

若是這個原因, 你一定不能讓步, 否則會助長寶寶的脾氣。 讓他單獨在房間裡待會兒, 冷靜下來, 明白自己發脾氣、哭鬧是得不到你的注意和自己想要的東西的。 等他冷靜後再講道理, 要讓他知道你還是愛他的, 只是不愛他的無賴行為。

·受忽視而發脾氣

可以採用轉移注意力法, 讓寶寶在遊戲活動中宣洩內心的緊張。 比如, 寶寶想媽媽了, 而媽媽還未回家, 他就發脾氣扔東西。 這時, 你可以用他最感興趣的事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例如, 講個他愛聽的故事。 要有耐心地從感情上安撫他, 千萬不要訓斥指責, 更不能動怒打罵。 否則, 寶寶的脾氣會愈演愈烈。

Advertisiment

·不被理解而發脾氣

給寶寶充分表達內心想法的機會, 當他喋喋不休地講述某件趣事時, 你不妨暫時放下手中的事, 認真傾聽, 並饒有興趣地和他聊一聊, 那對寶寶將會是莫大的支持和鼓勵。

2.注意自身的言行

你們的教育態度要一致。 家人之間一定要進行溝通, 一旦寶寶發脾氣, 全家人採取一致的態度, 否則他會更加哭鬧不止。

切記自已不要經常發脾氣, 壞脾氣的父母很難有好脾氣的子女。 為了培養寶寶良好的性格, 你們一定要以身作則, 為寶寶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