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不願說話, 8歲的楚楚被父母帶到諮詢室。 楚楚有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 眼神中卻充滿憂鬱。 無論我怎麼逗她、哄她, 就是不肯開口說話。
一盤讀不懂的沙楚楚爸解釋說:“楚楚只和少數幾個人說話, 包括家裡人、兩個要好的同學和語文老師。 其他人, 她誰都不搭理。 其他老師提問時, 她從不回答, 寧可被罰站。 剛開始, 我們沒當回事, 以為孩子只是性格太內向。 後來, 因為楚楚不跟老師說話, 被請到學校談了好幾次, 才覺得不對勁兒了。 我們勸過孩子, 也打過孩子, 但都不管用!”
一旁的楚楚媽著急地說:“我們已經帶孩子去看大夫了,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沉默, 既可能是對權威的對抗, 也可能是出於自我保護。 治療選擇性緘默症最好的辦法, 是用一些媒介來替代語言, 減少她的防禦。 我決定帶著楚楚一起玩沙盤, 讓她自由發揮, 只是在一旁靜靜地陪伴她。
15分鐘後, 楚楚擺出了一幅讓我十分吃驚的沙盤:沙盤裡沒有任何擺件, 只有3排涇渭分明的沙堆。 中間的一排特別小, 右邊的一排最大, 左邊的介於兩者之間。
我拿著這張沙盤的照片問楚楚的父母:“你們能讀懂沙盤的含義嗎?”
“看起來, 這個沙盤很像我們三口人啊!”楚楚媽回頭瞅瞅丈夫, 嘀咕著。
“可這3組沙堆, 為什麼是分開的呢?”我很疑惑。
Advertisiment
原來, 楚楚媽在財務公司工作, 工作壓力非常大, 睡眠品質很差。 楚楚6歲之前, 一直和爸爸睡;6歲之後自己睡。 現在, 3個人各睡一間臥室。 一個8歲的孩子, 當然明白父母不同房睡意味著什麼。
“這孩子性格內向, 心事特別重。 一年前, 她舅舅離婚了, 沒多久, 我們發現她的話越來越少。 ”楚楚媽解釋說, “其實, 我和她爸關係還行, 就是我們太忙了, 不常在一起……”
“那是你覺得還行吧!”楚楚爸抑制不住憤怒, 道出了實情, “我讓你多陪陪孩子, 你說誰陪都一樣!你別老關心自己睡覺的事, 關心一下孩子吧!”
楚楚爸告訴我, 妻子因為工作忙, 幾乎沒有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 和他的關係也比較疏遠。 每天, 他接楚楚放學, 到爺爺家吃飯,
Advertisiment
我告訴他們, 當孩子的內心中有解決不了的衝突, 不敢表達或者沒有辦法表達清楚時, 就會用不說話來應對外界的變化。 因為, 自己不說話, 別人就瞭解不了她的想法, 她會認為自己很“安全”。 所以, 只有增加孩子內心的安全感, 她才能湧出想說話的願望。
為了孩子, 夫妻倆都表示願意做出改變。
家裡少了間臥室, 多了個“媽媽”第二次諮詢時, 楚楚還是不肯說話, 用微笑來跟我打招呼。 一看見我拿起沙盤室的鑰匙, 她就一路蹦跳著跟我走過來。 這一次, 她用植物把整個沙盤分隔成一個個小房間,
Advertisiment
我指著大臥室, 試探著問:“爸爸和媽媽回到同一個房間睡覺了, 是嗎?”
楚楚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
“楚楚, 老師知道你有心事。 之前, 老師也遇到過有類似心事的孩子, 你想不想聽聽他們的故事?”楚楚立刻用力地點了點頭。
“可哥6歲了, 很快就要上小學, 可總是開心不起來。 因為呀, 她一直擔心爸爸和媽媽的關係不好, 有一天會離婚。 她看到, 爸爸、媽媽不經常在一起吃飯, 也不經常說話, 心裡很著急。 她看到, 媽媽回家後總是不高興的樣子, 她很想讓媽媽高興起來。 可是, 可哥很小, 想不到好的辦法, 所以心裡越來越難過。 因為難過, 可哥不願意和別人說話。 可是, 大人卻總是逼著她開口說話。
Advertisiment
“楚楚, 可哥的故事和你很像嗎?”我溫柔地問。
楚楚沉默了一會兒, 搖了搖頭。
“那是一部分像, 一部分不像, 對嗎?”這次, 楚楚點頭了。
“能不能告訴老師, 你自己的故事呢?哪部分不一樣?”
楚楚低著頭, 張了張嘴, 但是沒發出一個音節, 我趕緊把筆遞給她。 她在本子上歪歪扭扭地寫了一行字:“我想媽媽。 我知道, 爸爸媽媽不會離婚, 可是, 我很想媽媽……”
她的眼淚一滴滴地滴落在紙上。 孩子內心中如此渴求媽媽的關注和愛, 卻只能用一種無聲的方式表達出來。
我向楚楚父母描述了諮詢室裡的情況, 一向堅強的楚楚媽, 瞬間淚流滿面。 她哽咽地說:“蘭老師, 上次諮詢後,我們就沒再逼孩子說話了,而且,我已經搬回主臥室睡覺了。孩子爸爸說得對,我之前考慮自己太多,希望現在改還來得及……”
楚楚媽的改變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時必須解決她的睡眠問題。一方面,長期睡不好覺,會影響媽媽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總是委屈自己,會讓媽媽的心理能量不足,無法高品質地陪伴孩子。
所以,在給楚楚做諮詢的同時,我也給楚楚媽媽做了諮詢,幫助她解決睡眠障礙。一是幫助她改變“只有睡足7小時才有精力工作”的刻板認知,減輕睡眠壓力;二是用音樂、香熏和冥想等方式改善她的睡眠品質。最主要的是,我鼓勵她不要因為睡眠障礙和家人“隔離”:“你怕家人影響你睡覺,所以把自己關起來,這種孤獨感會加重你的壓力。相反,增加一些親子互動、和丈夫多交流,你的心情愉悅了,精神放鬆了,睡眠會更好!”經過兩個多月的諮詢,楚楚媽的睡眠障礙終於解決了。
在這段時間裡,我要求楚楚媽每天至少陪伴女兒玩20分鐘,可以講故事、繪畫、做彩泥、串珠子……隨著媽媽的改變,楚楚也慢慢地發生了一些改變。見到生人,她的第一反應不是躲起來,害羞的表現越來越少了。但是,楚楚依然不肯說話。
把心結“說”開之後的幾次治療,楚楚都擺了類似的沙盤:一側是童話王國的公主世界,另一側是一些醜醜的“怪獸”。這個沙盤代表楚楚內心的矛盾—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戰勝內心的“惡魔”。
有一次,她還把一隻怪獸用沙子“埋”了起來。一般來說,“埋”這個動作表示孩子心中有處理不了的矛盾,所以想逃避。
“它很厲害吧?”我指著被埋起來的怪獸問。楚楚點了點頭。
“我們一起戰勝它好不好?”
楚楚遞了一個玩偶到我手裡,想看看我怎麼做。我拿著玩偶在沙盤上空“飛”了幾圈,然後一邊用玩偶把怪獸挖出來,一邊大聲說:“你出來,我不怕你!”看了這一幕,楚楚“咯咯”地笑出聲來。
“來,楚楚,你試一試!”我把玩偶遞給楚楚。她模仿我的動作,在心中默念我說的話。
我把一個月亮沙具,舉到楚楚面前,說:“楚楚,你看著這個月亮,她能給你力量!現在,你渾身充滿力量,和小怪獸說話吧!”
“我不怕你啦!”楚楚一字一句地小聲說。
楚楚終於開口說話了!我努力克制住內心的激動,輕輕地問:“楚楚,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我和媽媽和好了!”說完這句話,楚楚和我都如釋重負。這才是孩子一直隱藏的心聲—楚楚之前不說話,是對媽媽忽視自己的一種應對方式。
孩子處理矛盾的機制不成熟,會用一些“問題行為”來引起大人的關注。如果大人抓住問題行為不放,想方設法地幫孩子糾正“壞習慣”,或者不讓孩子有機會自己處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行為固著下來。
因為楚楚和媽媽“和好”了,問題行為沒有存在的意義,楚楚自然就能開口說話了。
那麼,“怪獸”代表什麼呢?和楚楚溝通後,我找到了怪獸的“原型”。因為不說話,楚楚在班裡經常被一些活潑好動的男孩欺負。怪獸,代表所有利用楚楚的沉默,欺負她的男孩們。
經過這次沙盤治療,楚楚終於敢向小怪獸說“不”了,這是成長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時刻。而這份勇氣,來自于媽媽的回歸和家人的支持。之後,楚楚媽和學校老師溝通,告訴了他們孩子的變化。老師開始鼓勵楚楚嘗試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兩周後,楚楚徹底擺脫了選擇性緘默症的困擾,和任何人都能開口說話了。
上次諮詢後,我們就沒再逼孩子說話了,而且,我已經搬回主臥室睡覺了。孩子爸爸說得對,我之前考慮自己太多,希望現在改還來得及……”楚楚媽的改變是值得肯定的,但同時必須解決她的睡眠問題。一方面,長期睡不好覺,會影響媽媽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總是委屈自己,會讓媽媽的心理能量不足,無法高品質地陪伴孩子。
所以,在給楚楚做諮詢的同時,我也給楚楚媽媽做了諮詢,幫助她解決睡眠障礙。一是幫助她改變“只有睡足7小時才有精力工作”的刻板認知,減輕睡眠壓力;二是用音樂、香熏和冥想等方式改善她的睡眠品質。最主要的是,我鼓勵她不要因為睡眠障礙和家人“隔離”:“你怕家人影響你睡覺,所以把自己關起來,這種孤獨感會加重你的壓力。相反,增加一些親子互動、和丈夫多交流,你的心情愉悅了,精神放鬆了,睡眠會更好!”經過兩個多月的諮詢,楚楚媽的睡眠障礙終於解決了。
在這段時間裡,我要求楚楚媽每天至少陪伴女兒玩20分鐘,可以講故事、繪畫、做彩泥、串珠子……隨著媽媽的改變,楚楚也慢慢地發生了一些改變。見到生人,她的第一反應不是躲起來,害羞的表現越來越少了。但是,楚楚依然不肯說話。
把心結“說”開之後的幾次治療,楚楚都擺了類似的沙盤:一側是童話王國的公主世界,另一側是一些醜醜的“怪獸”。這個沙盤代表楚楚內心的矛盾—她希望通過自己的力量,戰勝內心的“惡魔”。
有一次,她還把一隻怪獸用沙子“埋”了起來。一般來說,“埋”這個動作表示孩子心中有處理不了的矛盾,所以想逃避。
“它很厲害吧?”我指著被埋起來的怪獸問。楚楚點了點頭。
“我們一起戰勝它好不好?”
楚楚遞了一個玩偶到我手裡,想看看我怎麼做。我拿著玩偶在沙盤上空“飛”了幾圈,然後一邊用玩偶把怪獸挖出來,一邊大聲說:“你出來,我不怕你!”看了這一幕,楚楚“咯咯”地笑出聲來。
“來,楚楚,你試一試!”我把玩偶遞給楚楚。她模仿我的動作,在心中默念我說的話。
我把一個月亮沙具,舉到楚楚面前,說:“楚楚,你看著這個月亮,她能給你力量!現在,你渾身充滿力量,和小怪獸說話吧!”
“我不怕你啦!”楚楚一字一句地小聲說。
楚楚終於開口說話了!我努力克制住內心的激動,輕輕地問:“楚楚,你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我和媽媽和好了!”說完這句話,楚楚和我都如釋重負。這才是孩子一直隱藏的心聲—楚楚之前不說話,是對媽媽忽視自己的一種應對方式。
孩子處理矛盾的機制不成熟,會用一些“問題行為”來引起大人的關注。如果大人抓住問題行為不放,想方設法地幫孩子糾正“壞習慣”,或者不讓孩子有機會自己處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行為固著下來。
因為楚楚和媽媽“和好”了,問題行為沒有存在的意義,楚楚自然就能開口說話了。
那麼,“怪獸”代表什麼呢?和楚楚溝通後,我找到了怪獸的“原型”。因為不說話,楚楚在班裡經常被一些活潑好動的男孩欺負。怪獸,代表所有利用楚楚的沉默,欺負她的男孩們。
經過這次沙盤治療,楚楚終於敢向小怪獸說“不”了,這是成長中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時刻。而這份勇氣,來自于媽媽的回歸和家人的支持。之後,楚楚媽和學校老師溝通,告訴了他們孩子的變化。老師開始鼓勵楚楚嘗試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兩周後,楚楚徹底擺脫了選擇性緘默症的困擾,和任何人都能開口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