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按孩子年齡予以不同的做事動機

關愛孩子的成長, 必須一步一個腳印, 不可一蹴而就。 父母親按照小孩子的年齡知識而予以適當的做事動機, 從而才可以讓孩子適當地接受到知識、實現自我的提升。

孩子年齡予以不同的做事動機

一鳴小的時候(約1歲半到兩歲半), 凡他看見了骯髒的東西在地上, 我總對他說“髒得很”, 有時我自己把髒物拾掉, 有時叫他拾掉。 到了後來(從兩歲半到4歲), 凡他看見地板上的髒物如紙片、細棒等, 我總叫他拾掉並說:“客人看見不好看。 ”或他有時候遊戲之後把房間的椅凳弄得東倒西歪, 把玩物滿地亂擲,

Advertisiment
我就對他說:“客人來了, 不好看;若客人問起誰把東西弄得這樣難看, 說一鳴弄的, 一鳴要倒楣得很。 ”他聽了之後就去把椅凳擺好, 玩物藏好;有時他玩得已經太疲倦了, 我就幫助他把房間整理好。

小孩子年幼的時候, 沒有什麼“客人”的觀念, 也沒有什麼“羞恥”的思想, 但是稍微有點骯髒與清潔的意思, 所以我們就可以利用他的這點意思去教他愛護清潔, 憎惡骯髒。 待他年紀稍大一點, 知道羞恥的時候, 我們不但可以利用他的清潔觀念, 也可以利用他的羞恥之心以養成他的愛美習慣。

若他年紀再大一點, 知識稍開一點, 我們不但可以教他骯髒的東西是骯髒的, 是不好看的;我們也可以教他骯髒的東西是妨礙衛生的。 總之, 年紀愈大,

Advertisiment
知識愈開, 所用的教法也應依年齡知識而變遷才好。

知行年紀小的時候, 他母親常常對他說:“你不要把地板弄得這樣髒, 爸爸不喜歡的, 爸爸要罵的。 ”知行到一了六七歲大的時候, 他的母親還是說“爸爸不喜歡的, 爸爸要罵的”這類話, 使得知行心目中存了一種逢迎之心, 一種懼怕之念。

小編總結:孩子的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 不同的年齡學習不同層次的東西。 依據從直觀到深層的理解, 適當地接受知識方可得以提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