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按穴療法的起源與發展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經驗:當有人突然昏倒時, 可用手掐捏人中穴。 這其實就是按穴療法。

按穴療法, 又稱指壓療法或點穴療法。 包括指壓、菜子壓、王不留行子壓、磁丸壓等法。 按壓時壓力由輕到重, 使局部穴位產生不同程度的酸、麻、脹、重、痛的感覺。 至於按壓時間的長短, 根據具體病情而定。

按穴療法起源很早, 古時,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 當身體的某一臟腑或某一部位發生了病變;體表局部出現疼痛等症狀後, 便用手指或石塊等物按壓、捶打那個部位(穴位的前身), 使原有的疼痛等不舒適的病狀得到減輕,

Advertisiment
甚至消失……這樣通過不斷實踐、總結、提高, 逐步發展成為今天的指壓療法、按摩推拿療法、針灸療法。

如《靈樞·九針》說:“形數驚恐, 筋脈不通, 病生於不仁, 治之以按摩醪藥”。 《素問·舉痛論》:“按之則血氣散, 故按之痛止”。 《針灸大成》:“如急驚、天吊驚, 掐手上青筋……以上數法乃以手代針之神術也”。

二千多年前, 我們的祖先就對按穴療法的適應病症和作用機理作了如此詳細地概括論述。 這種按壓療法, 就是在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 也還被人們所普遍採用, 除如上述過的昏厥指掐人中外, 還有心慌壓內關、失眠壓神門等等。 那末按穴療法通過什麼途徑來治好疾病的呢?這和針灸治病的機理差不多, 是通過壓按經絡、腧穴(穴位),

Advertisiment
使體表與內臟相聯繫, 起到疏通經絡、化瘀導滯、開竅止痛、益氣寧神、調整臟腑功能, 增強人體抗病能力的作用。

因此按穴療法有時可以代替針灸, 治療各科多種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