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 然而, 今天的父母卻習慣用學步車、兒童餐椅、安全防護欄等“安全壁壘”把孩子團團圍起來, 讓孩子走、跑、跳的機會越來越少。
澳大利亞早期教育研究專家簡·威廉姆斯博士提醒, 現在的孩子活動機會明顯減少, 適合他們的活動空間和運動器械都越來越少, 而電視節目、電腦遊戲及其他讓孩子“坐下來”的新產品卻越來越多。 美國紐約大學教授邁克爾·羅伊森和哥倫比亞大學外科系教授邁哈邁特·奧茲則共同提出“體商”這一概念, 呼籲人們加強重視和開發個人的運動天賦, 促進活動、運動和體力勞動的能力,
Advertisiment
清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任王俊怡同樣表示, 孩子是通過感覺與運動來認識世界的, 這些具體的身體動作可以轉化為腦的活動, 進而促進腦部發育。 如果孩子早期缺乏運動, 將來身體健康、智力、學業等多方面都會受到影響。
首都兒科研究所兒保科副主任醫師李海鷹提醒家長, 0—6歲是培養“體商”的敏感期, 家長最好根據孩子不同階段的發育特點, 及時培養和引導。
3—6個月。 此時寶寶雖然看起來軟弱無力, 但家長也要有意識地對寶寶進行抬頭、翻身和坐姿訓練。 但要注意, 這個階段寶寶的脊柱尚未發育完全, 不能坐得時間太長、不可以讓他跪坐, 最佳的坐姿是雙腿交叉向前盤坐。
Advertisiment
6個月—1歲。 此時寶寶對肌肉的力量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 家長們可以幫助他做好爬行和站立訓練。 特別是練爬行, 會對孩子的協調性發展很有幫助。 但李海鷹提醒, 不要讓孩子久站, 特別是肥胖的孩子, 以免壓迫腿部骨骼;另外不要過早讓孩子去跳, 這樣也不利於骨骼發育。
1—3歲。 此時, 爬行、站立等對寶寶來說已經輕而易舉了, 可以進一步學習各種比較精細、需要身體協調的動作。 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上下樓梯, 鍛煉孩子自己穿衣服、系鞋帶, 陪著寶寶玩剪紙、捏橡皮泥等遊戲。
3—4歲。 這個時期的孩子身體比較柔軟, 模仿能力很強, 對小動物也很感興趣。 家長不妨鼓勵孩子扮演小兔子、小貓、小熊等, 在不知不覺中練習走、跑、跳、投等運動技能。
Advertisiment
4—6歲。 此時, 孩子做各個動作的身體功能已基本完善, 因此是整個身體系統整合、動作協調一致的發展階段。 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 培養他們對某幾種體育活動的熱愛, 比如騎自行車、溜冰、游泳、滑板等。 當然, 每個孩子的性格和身體機能都是不一樣的, 最好因材施教, 不要盲目追趕潮流。 (康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