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逆境十之八九。 ”人們在生活的道路上, 隨時都會遭受挫折。 挫折未必都是壞事, 關鍵在於我們對待挫折的態度。 同樣的情境, 一個人可能認為是嚴重的挫折, 而另一個人則可能認為無所謂, “小事一樁”。 同樣的挫折, 可能會使人出現消極情緒, 產生焦慮、緊張、失望、沮喪、憤怒等不愉快的情緒反應, 出現攻擊行為或退縮行為;也可能使人奮發向上, 由此磨煉意志,提高耐挫力。 對受挫後的反應如何, 取決於人對挫折的理解和認識。 而孩子如何理解挫折, 主要是由父母的教育和影響決定的。
50年代, 美國心理學家艾裡斯提出了挫折ABC理論:A指誘發性事件,
Advertisiment
偉偉和菲菲都在期末考試中某一科目不及格。 偉偉說:“我太粗心大意了, 下次一定注意, 考出好成績。 ”偉偉對此事的情緒反應是後悔、惋惜, 有一種受挫感。 但他並沒有把這次考試失敗看得太重, 有勇氣面對失敗, 決心努力爭取下一次取得好成績。 而菲菲卻說:“我本來應該考好,
Advertisiment
兒查辦理世界
偉偉和菲菲對考試失敗的理解與認識不同, 所產生的挫折反應也不同。 只有對挫折有正確解釋及認識, 才能使我們採取合理的行動。 因此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 必須讓孩子搞清楚什麼是合理的解釋, 什麼是不合理的解釋, 以合理的解釋取代不合理的解釋。
孩子對挫折的認識常常來源於父母對挫折的認識。 其實, 某些孩子的不合理認識往往是父母不合理認識的結果, 所以, 父母應當反躬自問:我們對某些挫折是怎樣解釋的呢?我們自己是否存在對挫折不合理的解釋?比如:
Advertisiment
“我的孩子必須考第一。 ”
“我的孩子應該成為鋼琴家。 ”
“孩子, 你必須成功!
某些父母常常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 對某生或必定不會產生的信念, 這種缺乏彈性的態度
和人生哲學, 只會使人鑽鑽進牛角尖, 找不到出路。 孩子沒有考第一, 考了第二就是不成功嗎?就是失敗嗎?家長的絕對化要求讓孩子感到了不應有的挫敗感。 生活中這樣的事例並不鮮見, 即使是沒有挫折情境或事件發生, 而僅僅是因為家長的錯誤,也會使孩子產生挫折體驗。
“居然這麼簡單的題都做不對,你簡直是個廢物!”“你根本不是學習的材料, 剛讀一年級就考不及格。 “
有些家長遇事會有這種糟糕至極的想法。 這種想法傳遞給孩子, 會讓孩子感到事情的結果非常可怕,
Advertisiment
因為一兩次考試失敗, 就以此來評價孩子整個人, 評價孩子的價值, 這是一些家長易犯的錯誤。 這是一種以一概十, 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維方式。 讓孩子將偶然的失敗看成是終身的失敗, 其結果會導致孩子自責、自罪、自卑、自棄, 並且易引起焦慮和抑鬱的情緒。 過分概括化地評價他人是不合邏輯的, 世上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缺的, 每個人都應該接受自己和他人都有可能犯錯誤這一現實。 因此, 當孩子受挫時, 我們對孩子的評價, 應該對事而不對人, 即“評價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去評價一個人”。 我們應該讓孩子感到, 雖然事情我做得不好,
Advertisiment
做父母的對挫折的理解及解釋直接影響到我們對孩子受挫後的態度, 影響到孩子自己對受挫後的反應。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對挫折有正確合理的看法, 我們必須自己先理智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