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剛開始時, 朋友就對考完中考的兒子實施挫折教育――讓兒子到農村親戚家居住, 自理生活細務, 參加一些體力勞動, 體味生活的艱辛。 可是, 這種教育實施還不到一個星期, 其兒子就“捱”不住了。 原來, 其兒子早已習慣在城裡養尊處優, 以往的暑假都是被“第三學期”取代的, 生活起居都由家人照顧。 有鑑於此, 疼愛兒子的朋友決定中止這種挫折教育, 讓兒子重獲“自由”。
我為朋友最終的決定感到可惜――他應該引導兒子學會正確應對挫折。
看看我們身邊的孩子吧, 他們雖然大多擁有優越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
Advertisiment
事實上, 他們常常被家長們實施“富教”。 所謂“富教”, 就是刻意製造“蜜罐子”, 讓置身其中的孩子專心讀書, 遠離挫折, 無驚無險地“成龍”、“成鳳”的教育方式。 令人擔憂的是, 一些貧寒的家長也不甘人後, 不惜四處舉債對孩子實施“富教”。 我認為, 這些家長誤解了“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含意――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是必要的, 但總讓孩子遠離挫折, 做“籠中鳥”, 難道就“不苦孩子”了麼?要知道, 總讓孩子遠離挫折, 苦的是孩子的將來!朋友雖然懂得挫折教育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