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挫折教育應注意避免適得其反

在創設和利用困難情境的過程中, 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必須注意適度和適量。 為幼兒設置的情境必須有一定的難度, 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 但又不能太難, 應是幼兒通過努力可以克服的。 同時, 幼兒一次

面臨的難題也不能太多。 適度和適量的挫折能使孩子自我調節心態, 正確地選擇外部行為, 克服困難, 追求下一個目標;過度的挫折會損傷孩子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使孩子產生嚴重的挫折感、恐懼感, 最後喪失興趣和信心。

2、在孩子遇到困難而退縮時要鼓勵孩子, 讓他認識到人的一生會遇到很多挫折,

Advertisiment
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正確地認識和對待它, 只有鼓起勇氣努力向前, 才能 最終克服困難, 戰勝挫折。 另外, 在孩子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績時, 要及時肯定,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 從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對新的困難。

3、對陷入嚴懲挫折情境中的幼兒要及時進行疏導。 如幫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觀原因, 找出失敗的癥結所在等。 在必要時可幫助孩子一步步地實 現目標, 讓孩子體會只有戰勝了困難才能前進一步, 而進步、達標的全過程就是不斷困難的過程。 在平時則要善於觀察孩子的活動, 把握其發展趨勢, 如果孩子在克 服困難時幾經嘗試均告失敗, 就應及時給予具體幫助。

4、要多為孩子創設與同伴交往的機會。

Advertisiment

與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兒發現與自己不同的觀點, 從而更好地認識他人和自己, 克服自我中心。 在同伴群體中, 幼兒往往會經歷一些挫折, 如觀點不一致,

屈從于被領導的地位等, 這樣他必然要在不斷的磨練中學會如何友好相處, 如何合作, 從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而這種磨練有助於提高幼兒的耐挫力。 另一方面, 同伴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指導, 也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