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脊可治營養不良

是嬰幼兒常見的慢性營養障礙疾病, 多因哺乳不足、餵養不當、饑飽不均、慢性、寄生蟲或細菌感染、病後失養等所引起。
小兒營養不良, 輕者表現為食欲不振、、腹脹腹瀉、面黃肌瘦、啼哭不安、精神不振, 或伴有發熱(以手掌心較甚);重者可見面色萎黃、皮膚毛髮乾枯、肌肉消瘦、頭大頸細、腹部脹大、青筋暴露、精神萎靡、表情淡漠, 甚至有發育停滯、腿軟不能行、出齒延遲、、龜背等嚴重症狀。
採用捏脊療法治療小兒營養不良, 一般20—30天即可收到明顯效果, 比藥物治療經濟、簡便, 而且兒童樂於接受。
操作方法簡介如下:讓小兒伏在大人的懷抱或大腿上,
Advertisiment
也可趴在床上, 松解或脫去上衣, 暴露整個背部, 操作者沿脊椎兩旁二指處, 用兩手食指和拇指從尾骶骨(長強穴)開始, 將皮膚輕輕捏起, 然後將皮膚慢慢地向前捏拿。 就這樣一邊捏一邊拿, 一直推到頸下最高的脊椎部位(即大椎穴)算作一遍。 由下而上連續捏拿3—5遍, 此才算作一次。 第二或第三遍時, 每捏三下須將皮膚向斜上方提起。 如提法得當, 可在第二至第五腰椎處聽到輕微的響聲。 推捏最後, 再用雙手拇指在腰部兩側的腎俞穴(在第二、三腰椎棘突之間旁開1.5寸)上揉按一會兒。 此法最好在晨起進行, 每日一次。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