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掃清母乳“攔路虎” 嬌小媽咪喂出胖寶寶

國產奶粉和進口奶粉都時不時曝出毒奶粉事件, 這讓家有奶粉寶寶的媽媽們感到心驚肉跳, 擔心說不定哪天自家寶寶就中招了。 相比之下母乳媽媽就幸福很多, 至少不用為寶寶口糧的安全問題操心。 不過這並不代表母乳媽媽的哺乳之路就是一帆風順的, 對此, 經歷過母乳餵養的媽媽一定深有體會, 下面一塊來看看網友“yamy”分享的她的母乳餵養經歷, 看看她在堅持母乳餵養的道路上都遇到了哪些“攔路虎”, 又是怎麼應對的。

寶寶檔案

以上是寶寶5個多月時候的照片, 身高69cm, 體重20斤, 是個小姑娘,

Advertisiment
這樣的體型在同月齡的BB中應該算很大個的, 哢哢, 我這個媽媽是不是很厲害啊。

媽媽檔案

也許很多人會說媽媽本身就是大奶牛, 寶寶長得大也不足為奇。 其實不然, 作為媽媽的我在結婚前就是嬌小體型, 身高157cm, 體重徘徊在44~47kg, 即使現在餵奶, 我也是48~50kg。

去到小朋友多的地方, 家長總會問我, 寶寶吃什麼, 可以長得這麼壯?我心裡總是爽歪歪, 也倍覺慶倖, 自家寶寶一直以來都是以母乳為主, 奶粉只是一個月一罐我和她一起喝(因為她喝不完), 主要是用來調配米糊用, 其他輔食均是家裡現煮。 即使到了9個多月, 她一天還是喝大概600~700ml的母乳量。

不過, 當我直接告訴人家, 我們是以母乳為主, 適當添加輔食時, 其他的家長總是訕訕的說:“你就好啦,

Advertisiment
你有奶, 我們家的沒有。 ”要不就是說:“都9個月了還不斷奶, 我們早斷了, 吃那麼久幹嘛, 沒營養了。 ”對於這兩種回答, 前面那種我會在接下來解釋為什麼會沒奶, 後面那種就很奇怪了, 既然說我寶寶長這麼大, 怎麼又說沒營養?

 本文為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並連結回www.mama.cn, 違者必究!

“攔路虎”一:我不是大奶牛

取這樣一個標題, 只是想告訴很多媽媽:我是因為堅持哺乳才有奶的典型例子。


寶寶9個多月的時候, 體重24斤, 身高78cm

我是順產的, 生完後真的非常非常累, 當時根本沒有奶, 於是, 寶寶餓了, 老公便直接給奶粉吃。 醫生和護士也沒有及時來好好的指導母乳餵養, 產後過了30多小時, 護士才過來問, 你有沒有母乳啊, 我摸了摸軟軟的乳☆禁☆房 ——沒有。

Advertisiment
護士才說, 快把寶寶抱起來吸, 我笨笨的抱起軟軟的寶寶, 也不知道怎樣才能讓她吸, 護士也是來一下就走, 於是在醫院的三天, 寶寶只是吸了10分鐘的乳☆禁☆頭。

回到家, 已經是第三天, 當時有同事來我家探望我, 問我, 你下奶了沒。 我的乳☆禁☆房依然是軟軟, 絲毫沒有漲奶的感覺, 我只能搖頭, 這位已經生過寶寶的同事告訴我, 要讓寶寶多吸乳☆禁☆頭才會來奶, 然後, 婆婆也教我怎麼哺乳。 順產側切的傷口真的很痛, 我堅持抱著軟軟綿綿的小人兒吸, 但我不確定她能吸出什麼, 同事和婆婆都說她們是第三天漲奶, 而我, 還是空空如也 , 我閃過一個念頭, 估計我就是天生沒奶。

“攔路虎”二:可怕的乳☆禁☆頭混淆

就這樣轉眼到了第四天, 側切的傷口依然很痛,

Advertisiment
我覺得乳☆禁☆頭好像能擠出些液體出來, 時不時還會溢出來, 但乳☆禁☆房還是沒有漲奶, 抱起寶寶來吸的時候, 她開始哭鬧, 不肯吸了。 我在想估計是因為我沒奶, 等到奶多點再吸吧。 當時, 我沒有意識到, 這就是乳☆禁☆頭混淆。

“攔路虎”三:奶水太清 不養人?

到了第五天, 姍姍來遲的漲奶終於出現了, 漲得發硬, 但寶寶依然不吸, 婆婆擠了一下乳☆禁☆房, 說了句:“這麼清, 這奶養不了人。 ” 我的心沉入穀底, 難道我真的不能哺乳, 寶寶是我生, 為何我沒本事養她!

 
寶寶周歲照

婆婆年輕的時候是個大奶牛, 乳汁養活了老公和老公的表哥, 而且老公小時候也是胖嘟嘟的, 見到我這樣姍姍來遲的漲奶, 奶水又清, 她覺得寶寶肯定要加奶粉才能飽了。

Advertisiment
在她隻言片語之間, 我是多麼的沮喪和無奈, 我真的懷疑, 我沒能力喂寶寶。

追奶:讓寶寶多吸!

但因為之前我看過育兒書, 說初乳貴如黃金, 我還是把乳汁擠到奶瓶, 擠著擠著, 乳汁變黃, 真正含豐富免疫分子的初乳來了。 於是我讓老公喂給寶寶吃, 到現在還慶倖我有這一舉動, 讓寶寶喝上無比珍貴的初乳。

仔細回憶當時追奶的日子, 我基本上是親喂, 不怎麼擠奶。 我想讓她白天儘量吃母乳, 但寶寶有乳☆禁☆頭混淆, 她的喜好經常難以捉摸, 心情好的時候會慢慢吸, 心情不好的時候寧願餓得哇哇大哭也不肯含住乳☆禁☆頭, 而且兩個月內的小寶寶還學會了閉氣法, 不吃乳☆禁☆頭的時候, 全身還要狂扭一下, 然後哭鬧, 把自己的臉漲得由紅變黑。

儘管有時她不願意吸,但我依然不放棄,堅持讓寶寶多吸乳☆禁☆頭,只要她稍有意願,我便抱著她吸,側切的疼痛加上手腕關節的痛,再加上寶寶的哭鬧,真是夠折磨人的。

矯正寶寶乳☆禁☆頭混淆

寶寶一旦發生乳☆禁☆頭混淆,很多媽媽便開始選擇瓶喂母乳或斷奶直接給奶粉吃。瓶喂母乳,母乳經過冷凍和解凍溫熱,抗體便有所散失,但必須說明的是,瓶喂母乳還是比直接給奶粉要好,母乳裡的營養物質是奶粉無法比擬,這也是瓶喂母乳艱辛的情況下,很多意志堅定的媽媽還是堅持下去的理由。

我的一個堂妹,剖腹產,因為寶寶已經出現乳☆禁☆頭混淆,她漲奶漲得不得了,只能用吸奶器吸出來給寶寶吃。嬸嬸見她用吸奶器吸奶得這麼辛苦,心疼女兒,說:“算了,給奶粉吧。”堂妹不清楚母乳吸出來是否比奶粉好,就聽從了嬸嬸的建議,後來寶寶也就只能一直吃奶粉。堂妹這樣的例子實在數不勝數。可惜了那麼好的母乳寶寶沒有吃到。


寶寶周歲紀念照片

呼籲准媽媽,如果到醫院生產,寶寶生出來後,儘早讓寶寶吸吮乳☆禁☆頭,最好是產後30分鐘內。每次給寶寶用奶瓶吃奶粉之前,也要先讓寶寶吸乳☆禁☆頭10分鐘以上,一來媽媽可以早下奶,二來讓寶寶覺得必須經過努力才能得到食物。

現在,我對醫院那種不好好教哺乳技巧的做法真是十分痛恨,多少寶寶就是因為這樣沒有喝到上天給予他們最好的禮物——母乳。而媽媽們由於沒有好好的瞭解哺乳知識也以為自己沒奶。在德國,即使寶寶餓得哇哇大哭,醫生也不輕易給寶寶奶瓶,因為一旦發生乳☆禁☆頭混淆,哺乳便很容易宣告失敗。

對於跟我情況一樣,已經發生乳☆禁☆頭混淆的寶寶,媽媽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媽媽端正好心態,不能輕易放棄。

2、如果寶寶沒有抗拒,即使不餓,媽媽也把他抱起來吸吮乳☆禁☆頭。

3、如果寶寶不願意吸乳☆禁☆頭,你先用奶瓶給他喝奶,喝到一半把奶瓶抽走,再換成乳☆禁☆頭塞進去。

4、如果寶寶吸乳☆禁☆頭後因為乳☆禁☆頭出奶比奶瓶慢,而哭鬧不止,媽媽可以買一隻不帶針頭的針筒,把奶水從他的嘴角注進去,讓他誤以為是通過吸吮乳☆禁☆頭得到。

我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矯正寶寶的乳☆禁☆頭混淆,其中的艱辛只有自己才知道,她因為吸吮力度不正確(吸乳☆禁☆頭與奶瓶是不同的技巧),把我的乳☆禁☆頭咬到皸裂,甚至因為我奶水不多她覺得沒飽而哇哇大哭,但我沒有輕易放棄,最後寶寶還是愛上在媽媽的懷裡吃母乳。

在這裡要告訴媽媽們的是:奶水很多的人,肯定有,但非常少,而真正無奶的人,更少。既然上天給予女人做母親的權利,也肯定給予了媽媽哺乳喂大孩子的權利。媽媽的乳汁和寶寶的需求是通過寶寶不斷的吸吮達到平衡的,至於奶清這類說法,更不能說明什麼,母乳本有前奶後奶之分,清者為前奶,給寶寶解渴,濃者為後奶,給寶寶解餓,婆婆看到的是我的前奶,於是以為清無法解餓。

儘管有時她不願意吸,但我依然不放棄,堅持讓寶寶多吸乳☆禁☆頭,只要她稍有意願,我便抱著她吸,側切的疼痛加上手腕關節的痛,再加上寶寶的哭鬧,真是夠折磨人的。

矯正寶寶乳☆禁☆頭混淆

寶寶一旦發生乳☆禁☆頭混淆,很多媽媽便開始選擇瓶喂母乳或斷奶直接給奶粉吃。瓶喂母乳,母乳經過冷凍和解凍溫熱,抗體便有所散失,但必須說明的是,瓶喂母乳還是比直接給奶粉要好,母乳裡的營養物質是奶粉無法比擬,這也是瓶喂母乳艱辛的情況下,很多意志堅定的媽媽還是堅持下去的理由。

我的一個堂妹,剖腹產,因為寶寶已經出現乳☆禁☆頭混淆,她漲奶漲得不得了,只能用吸奶器吸出來給寶寶吃。嬸嬸見她用吸奶器吸奶得這麼辛苦,心疼女兒,說:“算了,給奶粉吧。”堂妹不清楚母乳吸出來是否比奶粉好,就聽從了嬸嬸的建議,後來寶寶也就只能一直吃奶粉。堂妹這樣的例子實在數不勝數。可惜了那麼好的母乳寶寶沒有吃到。


寶寶周歲紀念照片

呼籲准媽媽,如果到醫院生產,寶寶生出來後,儘早讓寶寶吸吮乳☆禁☆頭,最好是產後30分鐘內。每次給寶寶用奶瓶吃奶粉之前,也要先讓寶寶吸乳☆禁☆頭10分鐘以上,一來媽媽可以早下奶,二來讓寶寶覺得必須經過努力才能得到食物。

現在,我對醫院那種不好好教哺乳技巧的做法真是十分痛恨,多少寶寶就是因為這樣沒有喝到上天給予他們最好的禮物——母乳。而媽媽們由於沒有好好的瞭解哺乳知識也以為自己沒奶。在德國,即使寶寶餓得哇哇大哭,醫生也不輕易給寶寶奶瓶,因為一旦發生乳☆禁☆頭混淆,哺乳便很容易宣告失敗。

對於跟我情況一樣,已經發生乳☆禁☆頭混淆的寶寶,媽媽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1、媽媽端正好心態,不能輕易放棄。

2、如果寶寶沒有抗拒,即使不餓,媽媽也把他抱起來吸吮乳☆禁☆頭。

3、如果寶寶不願意吸乳☆禁☆頭,你先用奶瓶給他喝奶,喝到一半把奶瓶抽走,再換成乳☆禁☆頭塞進去。

4、如果寶寶吸乳☆禁☆頭後因為乳☆禁☆頭出奶比奶瓶慢,而哭鬧不止,媽媽可以買一隻不帶針頭的針筒,把奶水從他的嘴角注進去,讓他誤以為是通過吸吮乳☆禁☆頭得到。

我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矯正寶寶的乳☆禁☆頭混淆,其中的艱辛只有自己才知道,她因為吸吮力度不正確(吸乳☆禁☆頭與奶瓶是不同的技巧),把我的乳☆禁☆頭咬到皸裂,甚至因為我奶水不多她覺得沒飽而哇哇大哭,但我沒有輕易放棄,最後寶寶還是愛上在媽媽的懷裡吃母乳。

在這裡要告訴媽媽們的是:奶水很多的人,肯定有,但非常少,而真正無奶的人,更少。既然上天給予女人做母親的權利,也肯定給予了媽媽哺乳喂大孩子的權利。媽媽的乳汁和寶寶的需求是通過寶寶不斷的吸吮達到平衡的,至於奶清這類說法,更不能說明什麼,母乳本有前奶後奶之分,清者為前奶,給寶寶解渴,濃者為後奶,給寶寶解餓,婆婆看到的是我的前奶,於是以為清無法解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