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掌握寶寶社交發育四階段,輕鬆培養陽光寶貝

社交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活動, 寶寶也是如此。 除了親人, 隨著歲數的發展寶寶需要結交更多的朋友, 而寶寶每個階段的社交發育規律都不一樣, 我們需要進行什麼適當的干預, 才可以讓寶寶更加順利成長?

@虎媽11:我家寶寶1歲4個月, 帶去社區花園玩, 好像對其他的孩子都不感興趣, 這正常嗎?

@cosu:孩子今年剛上幼稚園, 老師說他太內向了, 不跟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會不會是自閉?

@小桐子:2歲多的孩子, 不願意和其他的小朋友玩, 玩具什麼的都不願意分享, 這樣下去一直都交不到朋友, 要怎麼辦?

媽媽們無需著急!寶寶交朋友有階段之分,

Advertisiment
不同的年齡階段, 孩子的社交需求是不同的, 只要結合寶寶每個階段的社交發育規律, 適當的進行干預, 就能讓寶寶擁有更多的朋友, 成為陽光寶寶了。

寶寶社交發育的4個階段

第一階段:獨自玩耍

寶寶年齡:1歲前

寶寶的表現:

1歲之前的寶寶喜歡自娛自樂, 一個人盯著天花板都可以看好久, 玩自己的小手也能玩得很歡快。 他們願意和爸爸媽媽一起玩, 但是對其他寶寶卻視而不見。

其實, 寶寶獨自玩耍的時間, 是在不斷的自我確認, 這是“我的”的小手、“我的”玩具、“我的”媽媽, 這是他對世界的認知, 開始慢慢知道了哪些是“我的”, 是安全的。

引導建議:順其自然

這個時候的寶寶, 對社交是沒什麼需求的,

Advertisiment
所以不必給予寶寶太多“社交”壓力。 強迫寶寶和其他的孩子玩, 可能會摧毀寶寶剛剛建立起來的關於“我的”安全感。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 侵權將立即刪除

第二階段:平行玩耍

寶寶年齡:1-2歲

寶寶的表現:

這個時候的寶寶慢慢開始察覺到其他的孩子了, 原意和差不多大的孩子呆在一起, 但他們之間不會有什麼交流和互動, 都是各玩各的, 但是寶寶已經意識到周圍有同伴的存在, 會聽和觀察TA的小夥伴。

引導建議:最佳社交啟蒙期, 多給寶寶創造接觸同齡人的機會

這個階段是寶寶早期社交能力的萌芽期, 媽媽們只要注意兩件事就好:

第1件事:給寶寶找個“發兒小”:

媽媽首先自己要走出家門, 主動認識同齡寶寶的媽媽。

Advertisiment
現在的社區裡, 是比較容易建立這種聯繫的; 在媽媽之間的聯繫中, 就可以為寶寶尋找到年齡相仿、“氣味相投”的固定玩伴了, 平時可以和小夥伴(的媽媽)約好固定的時間、地點, 讓發兒小一起玩耍;

第2件事:要淡然處理寶寶之間的“紛爭”:

這個階段寶寶的意識仍處於“我的”狀態, 所以出現搶玩具啊、因為搶玩具掄起小拳頭打架啊, 再正常不過啦!所以無論是誰打了誰, 媽媽都不要有過激情緒, 這個時候可以充當“裁判員”, 引導寶寶們輪流玩耍, 幫助他們建立秩序, 在遊戲中讓寶寶理解“等待”、“分享”等概念。 當然, 這種引導方式僅有一兩次是不行的, 媽媽要堅持多引導幾次哦!

第三階段:聯合玩耍

寶寶年齡:2-3歲

寶寶的表現:

這個階段的孩子很有趣,

Advertisiment
他們會互相模仿。 比如, 過家家時, 一個人煮飯, 很多的孩子也會跟著煮飯、煮菜等。 他們會開始互動, 比如簡單的交流、交換玩具, 但還是以自己玩自己的為主, 缺少共同的目標和興趣。

引導建議:鼓勵寶寶自己拓展社交圈

這個階段的寶寶已經完全適應周圍有同齡孩子的存在, 因此可以鼓勵TA拓展自己的社交圈, 讓他自己選擇想要玩的朋友, 自己解決社交遇到的衝突。 這個時候, 媽媽只要記住兩個原則:

原則一:孩子玩耍時, 大人“走開”

不干涉孩子和哪些玩伴玩耍, 玩什麼內容(危險遊戲除外哈), 給孩子自由選擇的權利;

原則二:不干預孩子們的“矛盾”, 不直接定義“對與錯”

寶寶和小夥伴發生爭執時, 只要事態不嚴重,

Advertisiment
都可以在一旁靜靜觀察, 看看寶寶是怎麼溝通和處理矛盾的, 這個時候更容易觀察出孩子在社交關係中暴露出的問題。

過後再和孩子一起討論, 但是仍要將主動權交給孩子, 多聽寶寶的想法, 即使TA的表達還不清晰。 儘量不要給出明確的“對或錯”的評判, 而是通過圖書、動畫片等, 引導孩子理解社交關係中應持有的態度和方式。

第四階段:合作玩耍

寶寶年齡:4-6歲

寶寶的表現:

4歲左右的寶寶開始有好朋友了, 社交行為更獨立;也開始有“團隊”概念了, 會一起為完成某個目標而玩耍, 同時, 他們開始在社交中面對更多的“矛盾關係”了。

引導建議:培養孩子主動溝通、耐心聆聽的習慣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身處於團隊中, 團隊中有協同, 也有矛盾,這個時候培養孩子主動溝通和耐心聆聽的習慣就很重要。媽媽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培養:

方式一:在家庭分工中鍛煉

比如在家一起完成打掃房間的任務,可以由媽媽來分工,孩子配合完成,鍛煉孩子傾聽和配合的能力;下一次,讓孩子來分工,媽媽配合完成,鍛煉孩子指揮和表達的能力;

方式二:在孩子與朋友的相處中鍛煉

無論是孩子自己挑選“好朋友”,想要取悅小夥伴,還是與小夥伴出現了矛盾,媽媽都不要過多干預,在他們需要幫助時給他們充分表達的機會,鼓勵她們主動與小夥伴溝通,自己化解矛盾。

無論在哪個社交階段的孩子,都需要尊重、鼓勵和很多很多愛, 剩下的,適時引導就可以了。

下載APP,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媽媽的世界只有媽媽懂!

也有矛盾,這個時候培養孩子主動溝通和耐心聆聽的習慣就很重要。媽媽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培養:

方式一:在家庭分工中鍛煉

比如在家一起完成打掃房間的任務,可以由媽媽來分工,孩子配合完成,鍛煉孩子傾聽和配合的能力;下一次,讓孩子來分工,媽媽配合完成,鍛煉孩子指揮和表達的能力;

方式二:在孩子與朋友的相處中鍛煉

無論是孩子自己挑選“好朋友”,想要取悅小夥伴,還是與小夥伴出現了矛盾,媽媽都不要過多干預,在他們需要幫助時給他們充分表達的機會,鼓勵她們主動與小夥伴溝通,自己化解矛盾。

無論在哪個社交階段的孩子,都需要尊重、鼓勵和很多很多愛, 剩下的,適時引導就可以了。

下載APP,獲取更多精彩母嬰資訊及福利,媽媽的世界只有媽媽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