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排卵期怎麼算 試試基礎體溫監測排卵

一、排卵期怎麼算, 排卵期基礎體溫是多少

女性的基礎體溫一般會隨著排卵期而有所變化, 那麼, 排卵期基礎體溫是多少?

當人體處於完全休息狀態, 排除精神或一切客觀因素干擾時, 測出的體溫稱基礎體溫。 以早晨6-7點醒來尚未起床活動時測得體溫表示之, 基礎體溫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卵巢排卵的功能及相應的內分泌變化。 所以它是一種簡便有效的測定排卵的自我監測手段。

排卵前為卵泡期, 卵巢分泌的為雌激素, 基礎體溫大多被動在36.6℃以下。 排卵後卵巢內形成黃體, 黃體分泌孕激素。 孕激素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致熱升溫作用,

Advertisiment
使基礎體溫升高0.3-0.5℃, 體溫的升高一直持續到月經來潮前1-2天開始下降。 這樣在一個有排卵的月經週期中基礎體溫的變化呈現雙相型的曲線。

那未排卵可能發生在體溫下降前後2-3天, 也就是發生在體溫開始下降, 下降達最低點或開始回升時的任何時間內。 據推則, 體溫最低點的日期可能是最接近排卵的日期, 在出現高溫的第4天肯定已經排過卵, 而且卵子已經死亡。 從此時起至下次月經前性☆禁☆交是安全的, 有些基礎體溫呈階梯式上外, 需數日才達頂點, 這就很難計算排卵的具體時間。

二、基礎體溫怎麼測最準確

每日睡前將體溫汁水銀柱甩至35℃以下並置枕邊, 清晨醒來(值夜班者于白天睡眠6-8小時後)不作任何活動之前,

Advertisiment
將體溫計置於舌下測口溫5分鐘, 記錄並按日畫成曲線。

卵巢功能正常的婦女, 基礎體溫測定曲線呈規律性變化:月經前半期(即卵泡期)基礎體溫波動於:低水準, 在排卵期則更稍下降, 然後上升進入後半期(即黃體期, 正常黃體期為12-16天), 一般上升約0.3-0.6℃, 維持至月經來潮, 體溫下降。 故卵巢功能正常婦女的基礎體溫為典型的雙相型曲線。

排卵多發生於:基礎體溫最低日, 或由低溫相轉變為高溫相前後的時間點;有排卵時一般來經前二周左右時間。 對連續測量的基礎體溫曲線進行分析, 可大體知道排卵日期。

通過基礎體溫測定, 可廠解有無排卵、指導治療並隨訪治療的效果, 同時可預測早孕。

Advertisiment
黃體期延長、基礎體溫測定高溫相不降, 提示早孕。

一般認為, 高溫相超過16天, 早孕的可能性大約為97%;超過20天, 可能性幾乎達到100%。

1、置備一支體溫表, 掌握讀表方法, 務求精確。

2、每晚臨睡前將體溫表水銀柱甩至35度以下, 放在醒來後伸手可及的地方。

3、每天清晨醒後, 立即將體溫表放在舌下5分鐘後拿出來讀數, 並記錄在特製的表格上。

4、測量體溫前嚴禁起床, 大小便、進食、說話等。

5、應記錄有無影響基礎體溫的諸多因素, 如:感冒、失眠、飲酒、服藥等。

注意:如果生活不規律, 常有夜班的女同志, 則利用基礎體溫測排卵就不太可靠了。 因為基礎體溫要求在規則的生活方式下定時、定點的測試, 它本身只是一個間接估算排卵的方式。 若體溫測不準則就更無法由體溫來推算排卵日期了。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