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探秘0-2歲嬰兒的好奇心

理學家將好奇心定義為:個體對新異刺激的探究反應。 正是人類對世界的好奇心, 促進了整個人類的向前發展。 嬰兒時期的寶寶, 好奇心更甚, 正因為如此, 他才想要學習一切他所接觸到的事物。
在嬰兒時期, 由於寶寶接觸的事物非常有限, 所以, 寶寶的好奇範圍是和他所能達到的“方圓路徑”是相一致的。 只有寶寶所能聽到、所能看到、所能摸到的東西才是他們願意投注好奇心的。
Befor 6個月
6個月之前的寶寶, 由於長時間處於躺的狀態, 他觀察到的東西多為空中的吊綴物。 所以他往往將關注點放在這些吊綴物上。
Advertisiment

探索方式:“拳打腳踢”
寶寶對各個關節以及小肌肉的運用還不熟練, 所以可以觀察到寶寶對吊綴的對待方式是手腳並用。
對於好玩的東西, 寶寶投注的精力是成人無法想像的。 他們常常是目不轉睛, 所以爸爸媽媽要注意保護寶寶的眼睛。 吊綴距離寶寶的眼睛距離以20—30釐米為宜, 讓寶寶不用太費力地調節焦距;吊綴一個星期要換一次地方, 或在床左邊, 或在床右邊, 以免寶寶變成“鬥雞眼”。
After 6個月
6個月後, 寶寶開始學習坐。 他的視野範圍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寶寶可以很方便地看到自己的手和自己的腳。 由於這個變化, 在這個時期寶寶好奇心的關注點是自己和物體間的關係。
探索方式:摸+吃
寶寶可以看到自己手的動作,
Advertisiment
所以他對於手的動作特別感興趣。 限於力氣還比較小, 肌肉不靈活, 所以摸的動作比較常見。 當然最根本的用嘴探索的方式還不能拋棄, 所以寶寶還經常出現“啃”的動作。
常常可以看到寶寶摸髒乎乎的東西, 又把手放到嘴裡啃, 所以,保證寶寶接觸物品的衛生是非常重要的。 要對寶寶的玩具定期清洗, 或者放在陽光下暴曬。
From 8個月
8個月開始, 寶寶開始會爬。 現在他的活動範圍大大增強, 幾乎能觸及到家庭的所有角落。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於小角落和小洞洞特別好奇, 常常會一個人在角落裡咿呀比劃。
探索方式:敲+蹬
比較少用“啃”的原始方式, 由於手部大肌肉和腿部大肌肉的發展, 現在更多依賴於用手和腳來探索世界。
Advertisiment
不過手部和腿部的動作相對還比較僵硬, 用敲和蹬比較多。
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於角落和洞洞比較有興趣, 所以在這些地方一定要加強防護。 保持角落的乾淨, 不要有玻璃等危險品;保證所有的插座上有蓋子。
From 13個月-15個月
13-15個月的寶寶又面臨一次重大的挑戰, 他們正逐漸從爬向走過渡。 寶寶一旦能直立行走, 就意味著他的活動空間更為廣闊了。 他們在這個時期最明顯的特徵是要出門玩, 因為屋外的世界顯然比屋內精彩多了。 往往大的、會移動的物體(比如汽車、玩具車、氣球等)牢牢地吸引住了寶寶。
探索方式:扔
由於對移動的物體產生興趣, 所以寶寶對於物體的“飛行”也投以巨大的關心。 用不同的力氣、不同的角度扔不同的東西,
Advertisiment
可以看到不同的“飛行軌跡”, 所以寶寶樂此不疲。
寶貝這個時期不斷地扔東西絕對不是鬧情緒, 而是用扔這個方式來探索世界, 以滿足他對世界的好奇和求知欲。 所以爸爸媽媽就做好心理準備吧:要不停地撿東西。
From 2歲
到了2歲左右, 隨著寶寶第一個反抗期的到來, 他們的好奇心表現為對父母生氣表情的研究。 這個時期, 寶貝的行為常常與父母設想背道而馳, 所以父母常常會生氣或者是大聲斥駡。 父母表情的轉變使得孩子對人的表情產生興趣, 並開始故意反抗以觀察他人的反應。
同時, 這個時期的寶寶也非常容易受到恐懼情緒的影響, 一旦遇到某些特殊情況, 如黑暗、雷聲等, 他們的好奇心就會退縮。
Advertisiment

探索方式:搗亂+反抗
寶寶的好奇心關注點在這個時期有一個巨大的轉變:從對物的關注轉到對人的關注。 他們對他人反應的關注, 其實是在學習對他人表情的判斷, 同時他還利用這個方式在調整自己的行為極限。
對於反抗期的寶寶, 父母要寬容對待。 一方面當他們受恐懼情緒影響時要及時給予安慰;但另一方面要嚴格設定行為底線, 不要讓寶寶“百無禁忌”。
激發好奇心的秘訣
要激發寶貝的好奇心, 鼓勵寶寶多提問, 父母的積極回應固然是不錯, 可是2歲之前的小嬰兒, 這招可能不是太管用。 因為0—2歲的寶寶還處於感覺運動階段, 他們更多地通過感覺器官與肌肉的工作來獲取外界的資訊, 他們的學習方式具有“感覺+動作”的特點, 而不是用語言。
充分開發寶貝的各種感覺器官
摸、聽、看、聞、嘗是個體最基本的感覺,也是個體認識世界的最基礎方式。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瞭解資訊,也使他對物體具有更綜合、更立體、更準確的認識。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事物都能從這五個方面來體驗,但是父母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盡可能多得運用各種感官認識事物。這招是對寶寶多方位的挑戰,保證寶寶欲罷不能。
妙招分享
蘋果和柳丁,如果從圖片上去認識,那麼孩子只限于從視覺上理解,可能只是從顏色來區分兩種水果。假如我們同時出示這兩個水果:
摸—讓孩子感覺到大小,外表的光滑程度不同。
聽—讓孩子將“蘋果”和“柳丁”分別和這兩個實物聯繫起來。
看—讓孩子從顏色來區分兩種水果。
聞—讓孩子感受兩種水果不同的香味。
嘗—讓孩子體驗到兩種水果不同的味道。
螺旋式上升的學習
亮麗的顏色、特殊的造型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未經歷過的體驗也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寶寶的學習方式是螺旋式上升的,在不同的階段,對同一個物體也會產生不同的好奇心。因此,父母應該利用同一物體,開發新的遊戲方式,讓寶寶保持對同一事物的好奇心。 而不是用語言。
充分開發寶貝的各種感覺器官
摸、聽、看、聞、嘗是個體最基本的感覺,也是個體認識世界的最基礎方式。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瞭解資訊,也使他對物體具有更綜合、更立體、更準確的認識。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事物都能從這五個方面來體驗,但是父母應該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盡可能多得運用各種感官認識事物。這招是對寶寶多方位的挑戰,保證寶寶欲罷不能。
妙招分享
蘋果和柳丁,如果從圖片上去認識,那麼孩子只限于從視覺上理解,可能只是從顏色來區分兩種水果。假如我們同時出示這兩個水果:
摸—讓孩子感覺到大小,外表的光滑程度不同。
聽—讓孩子將“蘋果”和“柳丁”分別和這兩個實物聯繫起來。
看—讓孩子從顏色來區分兩種水果。
聞—讓孩子感受兩種水果不同的香味。
嘗—讓孩子體驗到兩種水果不同的味道。
螺旋式上升的學習
亮麗的顏色、特殊的造型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未經歷過的體驗也會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寶寶的學習方式是螺旋式上升的,在不同的階段,對同一個物體也會產生不同的好奇心。因此,父母應該利用同一物體,開發新的遊戲方式,讓寶寶保持對同一事物的好奇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