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早教>正文

探究孩子反常行為下的小心思

天才帶給社會的影響, 往往是巨大而又生動的, 但是天才的誕生來來自于父母的悉心培養, 一個孩子再聰明若是沒有得到父母的正確引導, 也不會得到好的發展。 想要養出一個天才寶寶, 首先父母要有開明的思想, 一些在成人眼裡是錯誤的做法往往就是他們探索世界的起步。

1、寶寶喜歡撕咬

很多1歲左右的小孩子都喜歡咬東西, 不管是什麼, 只有是手裡握著的東西, 都回去咬一咬, 針對這個習慣, 大多家長會大聲呵斥, 或是搶過寶寶手裡的物品, 這些都讓孩子大哭不已。

其實孩子並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Advertisiment
對於他們來說, 這是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感知世界。 家長出言阻止多半是怕不衛生或是怕寶寶把不應該吃的東西吃到肚子裡。 家長可以為他們找一些乾淨, 柔軟, 安全的東西以供孩子撕咬, 適當給一些磨牙餅, 寶寶會很開心的。

2、寶寶愛滿世界亂跑

李開複曾經說過:“做小孩子不必過分乖巧, 但要積極, 用於嘗試。 ”因為現在的世界已經不一樣了, 那些消極被動或是只害怕懲罰而過的很約束的孩子, 他們進入一個大環境例如上幼稚園後會變得非常迷茫, 不知所措。 而一個積極的孩子則能在短時間內使用。

當您看見你的孩子愛滿世界亂跑, 活蹦亂跳。 有時候忙得滿頭大汗卻樂此不疲, 請不要馬上去責怪他們,

Advertisiment
而是應該在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孩子進行獨立自主的活動。 不要求孩子做一直呆在家裡讀書, 而是希望他們成為講道理, 愛實踐探索的孩子。 家長在有空的時候也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耍, 既可以增進親子感情, 還可以多瞭解孩子。

3、寶寶開始跟自己唱反調

孩子到兩歲左右獨立意識增強, 很多爸爸媽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原本懂事可愛的寶寶突然有一天變得愛跟自己唱反調, 老是不聽自己的話。 其實這也是孩子自我成長的一種方式, 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 渴望受到父母的認可。

做父母的不妨給孩子一個寬鬆的教育方式:可以允許甚至樂見孩子有自己的看法, 但當孩子的看法產生偏頗時, 一定要及時糾正,

Advertisiment
家庭教育是一門技術活, 要嚴慈有度, 掌握好火候。

總結:孩子的一些習慣也許正是他們探索世界的表示, 家長應該對孩子的行為, 理念多一些理解和關心, 通過開明, 有效的家庭教育強化親子關係, 讓孩子得到真正有益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