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探討讓孩子迷上歷史的秘訣

基本上, 歷史是每個孩子都會學到的一門功課。 但是, 很多孩子都表示這項學科很多餘, 知不知道哪天打仗, 跟現實生活有什麼關係?不得不承認, 孩子對歷史提不起興趣, 甚至逃避, 在很大程度上, 與學習方式、如何被教育存在不可忽視的關聯。 來自澳大利亞的歷史學家早前進行了對孩子歷史教育的調查, 其結果用兩個字形容:淒涼。 脫離實際形象, 甚至主體混亂。

為何孩子對歷史提不起興趣

有的孩子會指出, 對歷史的學習太過"無聊"或者"重複", 太過專注於過去, 對現實有所不公。 然而專家指出, 任何一個國家的歷史,

Advertisiment
都是孩子應該掌握的知識面。 與此同時, 歷史老師的教學方式、備課主題, 也扮演著關鍵作用。 有問題顯示, 在歷史課上, 孩子不僅表現出相對"煎熬"的狀態, 同時還對未來有著潛在的糟糕影響。

事實上, 歷史並不等同於別的學科, 不依靠死記硬背。 它不只是一個個收集的日期或事件;也有別於代數方程式的一組組回答、解題。 在孩子接觸歷史學科的過程中, 需要靠近並掌握它的核心-這段歷史所涉及到的對當時事件的疑問、質疑, 以及接近於真相的分析與證據。 基於這樣的分析考證, 令正規學習歷史的孩子們比其他學生, 更全面且權威的掌握歷史。 這是因為根據事件的真實起源, 做出關鍵性的分析、舉證,

Advertisiment
進而對孩子的教育也因此產生差異。

同一史實 每本書觀點不同

這也是為什麼有太多太多類別的歷史書籍可供孩子們選擇的原因。 打個比方:三本書都講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 父母們不難發現, 其中一本的內容指責德國人;另一本把錯誤歸結給俄國;還有一本則堅持任何人都無需承擔罪過。 這三本書, 針對于同一項歷史事件, 也許都使用了很多相同的證據與分析;但事實上, 對書中做出解釋的證據, 如何理解關鍵取決於讀者和作者。

學習歷史 本該更有趣

在孩子的歷史學習當中, 有專家表示, 一味將其定位為學科、成績, 從而導致了沒有真正激發出孩子對歷史的興趣, 以及正確的研究態度。 甚至導致了反效果,

Advertisiment
如討厭、埋怨。 不得不說, 這與教育機制, 以及老師的教學方式息息相關。

當孩子在死記硬背各個時期的歷史事件、日期、領導人等等所謂的知識要點時, 可曾用心探討過當時的民族精神?

這意味著, 對於孩子如何學習歷史, 應有相對正確的教學改革。 不是一味灌輸給孩子某個事件本身, 而是接受並鼓勵他們的探索精神, 讓他們敢於挑戰權威教科書的資訊來源。 倘若如此, 便不難實現孩子在歷史課堂上大膽、主動、積極的參與。 否則, 對孩子的歷史教學如同一部小說, 匆匆流覽, 卻忽視精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