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 接種後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 由於這一疫苗是由兩位法國學者卡邁爾與介蘭發明的, 為了紀念發明者, 將這一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定名為“卡介苗”。
嬰兒接種卡介苗寶寶出生後, 最先要面對的預防接種就是卡介苗。 接種卡介苗可以預防結核病, 而且是很安全的, 但是它的局部反應過程比較特殊, 有很多媽媽不甚瞭解, 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預防重於治療, 接種卡介苗可以使人體產生對結核病的抵抗力, 以預防結核病(俗稱肺癆)。
Advertisiment
正常出生, 體重在2500克以上的嬰兒, 出生24小時以後, 就可以接種卡介苗, 最遲應該在1周歲前完成接種。 如果家中沒有傳染來源, 早產兒最好在出生六個月後再接種卡介苗, 但如在半年內體重已經超過2500克, 經醫生檢查發育正常的也可以接種。
接種卡介苗後約一至二周, 局部會呈現紅色小節結, 以後逐漸長大, 微有痛癢, 但不會發燒;六至八周會形成膿泡或潰爛;十至十二周開始結痂, 痂皮脫落後留下一個微紅色的小疤痕, 以後紅色逐漸變成膚色。
接種卡介苗後局部有膿泡或潰爛時,
Advertisiment
在接種卡介苗三個月內有淋巴腺腫大, 可以繼續觀察;如果在三個月後仍然還有腫大, 請到結核病防治所就診, 醫生會根據需要給予用藥, 服藥一段時間後會逐漸消失, 並不需要用外科手術治療。
疑似已得結核病及疑似已被結核菌感染的人, 應先經結核菌素測驗, 確定沒有被結核菌感染, 才可接種卡介苗。 罹患急性熱病、發燒、皮膚病、嚴重濕疹、慢性病, 及早產兒或體重在2500克以下之新生兒, 都暫時不要接種卡介苗。 先天及後天免疫不全的人,
Advertisiment
接種3個月後應到接種卡介苗的醫療機構複查, 做結核菌素試驗。 如果試驗陽性, 說明接種成功, 體內已產生了免疫力;如果試驗陰性, 則說明接種未成功, 還需要重新接種。
不能接種卡介苗的人群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心腎腦等疾病、極度營養不良、濕疹及其它皮膚病、HIV感染者不予接種。 使用前須先作結核菌素皮試, 呈陰性者方可接種。 還有以下人群不適宜注射卡介苗:
1、早產、難產、伴有明顯的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兒。
2、發熱、腹瀉等急性傳染病的患兒。
3、心、肺、腎等慢性疾病、嚴重皮膚病、過敏性皮膚病、神經系統疾病的患者、以及對預防接種有過敏反映者。
接種卡介苗後有哪些反應接種卡介苗後一般無全身反應。
Advertisiment
局部反應:皮內注射或皮上劃痕法接種卡介苗後, 接種的局部在3周左右會出現紅腫硬結, 中間逐漸軟化形成白色小膿疤, 膿皰自行穿破結痂, 痂落後留下一小疤痕, 局部反應一般持續約2個月左右。
淋巴結反應:卡介苗接種後, 菌苗通過淋巴系統到達全身。 所以接種處附近的淋巴結有一定程度的組織反應, 這是正常現象。 然而極少數, 尤其是1歲以下的嬰兒, 在卡介苗接種後約1~2個月左右, 頸部、腋下、鎖骨下等處的淋巴結強反應。 表現為淋巴結腫大、膿瘍、破潰。 處理方法如下:
1、淋巴結腫大:可用熱敷, 每日3~4次, 每次15~20分鐘。 早期熱敷常能使腫大的淋巴結自行消散, 或用砌砂膏敷。
2、膿瘍:用消毒注射器將膿液抽出,
Advertisiment
3、膿瘍破潰:用20%對氨水楊酸鈉軟膏, 還可用鏈黴素粉或異煙肼、利福平粉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