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 想必大家都看到了一則令人震驚新聞。 講的是一位乖乖女, 她看似聰明、刻苦又聽話, 卻雇了3個人在夜間潛入她家, 殺害自己的父母。 案件在經過4年的調查, 10個月的審理, 才真相大白。 挖掘女孩謀殺父母的原因, 更是值得每位父母深思。
女孩詹妮弗4歲就開始學習鋼琴、花樣滑冰, 獲獎無數。 中學後成績下降, 怕被父母責駡, 偽造成績單, 之後數學成績不好沒能考上大學, 還是害怕父母失望, 繼續向其撒謊, 偽造筆記, 做零工, 直到被父母發現。 發現後,
Advertisiment
這是一個被父母極盡控制的孩子, 早已失去了自我。 希望滿足父母的期望卻又做不到時, 她偽造出了一個優秀的乖乖女的形象, 內心越來越分裂。 最終, 當她想做回自己, 擁有自己, 與虛構出來的乖乖女再見時, 她所能想到的就是去消滅那些脅迫她的期待, 即自己的父母。
正如李雪所說:“一個身體只能承受一個靈魂, 如果父母的控制密不透風, 孩子實際上已經精神死亡。 ”
說起這種“密不透風的控制”,
Advertisiment
我的表妹上高中, 她的生活會隨著每一次的考試成績起起伏伏。 我不常常回家, 但一回家, 必定能聽見親戚們念叨她近期的考試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進步時, 大家都為她開心, 退步時, 連吃頓飯, 休息一會兒也會被家人催促著去學習。
她的成績不再是她一個人的事, 它牽動著一家人的神經。 可想而知, 她的內心一定是沉重的。
相反, 前段時間, 朋友S說起她讀書時的一件事對我觸動很大。 現在回想起來, S都對父母充滿了感激。
S一直是班裡數一數二的學生。 小時候, 爸爸工作常常調動, S也隨之換了好幾所學校。 每一次, 新的學校總比之前的學校更好。
Advertisiment
爸爸提前給她打“預防針”:“我們馬上要去這所學校更厲害, 裡面的學生也更加優秀, 雖然你現在是第一, 但是去了新學校就未必了哦!”每次, S都不服氣:“我才不信!我一定還會是第一!”果然, 到了新學校, 她還是第一。
直到有次, 換了一所省級重點學校, 競爭非常激烈, 一次期中考試下來, S落到了班裡26名, 都已進入中下游了。 這成績給一貫驕傲的S狠狠的打擊。
回到家, 爸爸問她成績如何。 她不願意說, 只是含糊著:“不太好, 別問了。 ”
什麼?這要是擱別的家長這, 還不得立馬逼迫孩子說出排名, 然後再火速聯繫老師, 分析孩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
可這位爸爸就真的什麼也沒問了。
第二次考試, 依舊不太理想, 她的成績只從班級26名躍到了20名。
Advertisiment
S非常詫異, 她說自己當年頻頻考第一時爸爸都沒有這樣誇過她, 卻在這一次小小的進步上真誠地鼓勵了她。 還有, 她才發現爸爸竟然知道自己上次的考試成績, 卻一直不露聲色, 沒有表現出任何擔心。
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爸爸對她的信任, 也感謝爸爸給她了足夠的空間來安放她的自尊。
因為這樣的教育, 她從來都是毫無壓力的學習, 她知道學習很簡單, 這次考砸了, 把犯錯的知識點弄懂就行, 她不求第一, 只求比上一次更好。 因為心態輕鬆, 她的成績一次比一次好, 最終考入理想的大學。
可大多數父母根本想不通這點。
Advertisiment
父母的“控制”由來已久。
他們追著孩子餵飯, 認為若是不餵飯, 孩子就會餓肚子;
他們督促孩子加衣, 就算孩子覺得熱, 他們也覺得孩子不知冷暖, 別凍著了就好;
他們催促孩子快速刷牙洗臉, 認為若是沒有他們的催促, 孩子定會每天遲到;
他們的控制欲所及之處, 孩子的能力都被成功地削弱。 因為已經有人操心, 自己就不用再去思考。 最後, 孩子只剩下空洞的精神傀儡。 這就是最近我們常談到的——空心病。 每個患上空心病的孩子都找不到自己生而為人的意義, 這就對了, 因為他們從沒為自己活過啊。
說到這,父母一定好奇如何避免這種過度控制。
答案很簡單,當你想管控孩子時,捫心自問一句:“這到底是誰的事?”然後你會發現,吃飯、喝水、穿衣多少、寫作業、學習等等這些,通通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你不是孩子的保姆,孩子的管家,你最需要做的是給予孩子充分地信任、給予他們足夠的個人空間。生命是他們自己的體驗,就算撞上南牆,那未必不是一次絕好的經驗教訓的積累。
我們只需站在孩子身後,在他遇到困惑需要幫助時,真誠地與他分享:“媽媽/爸爸當年也有你這樣的困擾,那時候……。”
告訴他我們的體驗,而不是簡單地所謂“正確的”結論。少一個答案,孩子的人生便多一種可能。
說到這,父母一定好奇如何避免這種過度控制。
答案很簡單,當你想管控孩子時,捫心自問一句:“這到底是誰的事?”然後你會發現,吃飯、喝水、穿衣多少、寫作業、學習等等這些,通通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你不是孩子的保姆,孩子的管家,你最需要做的是給予孩子充分地信任、給予他們足夠的個人空間。生命是他們自己的體驗,就算撞上南牆,那未必不是一次絕好的經驗教訓的積累。
我們只需站在孩子身後,在他遇到困惑需要幫助時,真誠地與他分享:“媽媽/爸爸當年也有你這樣的困擾,那時候……。”
告訴他我們的體驗,而不是簡單地所謂“正確的”結論。少一個答案,孩子的人生便多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