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推拿可以有效防治頸椎病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 全身的組織器官和功能都要發生一定的衰老變化, 醫學上稱這種變化為退行性改變。 表現在頸椎上的退行性改變, 主要的就是椎體上的骨質增生(俗稱“骨刺”)。 頸椎骨刺形成後, 壓迫神經、血管或刺激局部肌肉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症狀都統稱為“頸椎綜合症”。 中醫對這種病的發生, 認為是由於年老體虛, 腎氣不足, 人體內的濕、痰、瘀等病理產物積聚而成。

本病多發生在40歲以上的人中, 臨床症狀較多, 其中以頸項、肩臂、上肢疼痛或麻木為常見。 常因頸部過勞, 受寒冷刺激而使症狀誘發或加重。

Advertisiment
推拿對這種病有明顯的效果。 其治療原則是疏通經絡, 活血化瘀, 理筋整複。 具體操作手法是:

1.患者坐位, 頭稍向前俯, 使頸部充分顯露(體弱者可取俯臥位, 胸前墊枕), 先以一指禪推、按揉法在頸部中線自風府、啞門到大椎穴;兩側自風池而下到大抒穴反復操作。 同時點壓天柱、肩中俞、肩外俞、天宗等穴位。

2.在頸項、肩臂用滾法反復操作, 使肌肉充分放鬆。

3.患者坐位, 頭部稍向前屈, 醫者立其身後, 一手用拇指按住椎體壓痛處, 一手用肘部托住患者下頦, 向前上方牽引, 同時向患側輕柔旋轉頭部, 這時常可聽到整複的彈響聲。 如仰臥位時, 肩後用枕稍墊高, 醫者立於床頭, 右手緊托患者枕部, 左手托住頦部, 將其頭部自枕上拉起,

Advertisiment
使頸與水平面呈45度角。 略作牽引後, 輕輕將頭向左右旋轉和前後擺動, 亦常可聽見彈響聲。 在做這個手法時, 動作要柔和, 不可強求彈響聲, 且左右轉動不要超過生理限度。

頸椎骨刺雖然是一種退行性病變, 但可以通過一些保健方法延緩其的發生發展及改善病變後的症狀。 主要可從這幾方面著手:

1.避免頸項部反復扭挫傷及過度的勞累和局部受寒。

2.枕頭高度要適宜, 一般仰臥時枕頭要低, 側臥時可略高, 防止不正確的睡眠姿勢引起病情發生或加重。

3.鍛煉身體, 尤其是常做頸項的搖頭轉頸活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