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兒好動, 坐立不安, 注意力無法長時間集中, 做事沒辦法有始有終, 情緒很容易因為外界影響變得很激動, 平時動作太多難以控制, 說話過多, 不配合遵守守紀律, 情緒不穩定, 任性衝動, 參與事件能力差, 但智力卻與普通人無異。 但是因此在學習中缺乏必要的注意力而導致學習成績下降或學習困難,
Advertisiment
中醫將本病分為:腎虛肝亢、心脾兩虛型。
中醫調理分別施調養肝腎, 育陰潛陽, 補益心脾, 安神定志的手法治療。 重點點按穴位有神門、內關、三陰☆禁☆交、太溪、太沖、四神聰、心俞、脾俞、足三裡等穴位。 配合整體調理手法, 療效顯著。
中醫穴位推拿按摩一共分背部、腦部、腹部三種手法;其中腹部與背部的兩種手法。 即使沒有專業背景的父母, 也可以按表操課, 一方面增進親情, 也讓自家寶貝身心與智力發展“高人一等”推拿按摩采的捏脊法, 適用于一般小兒手法, 因為按壓的穴點是背脊兩側的膀胱經, 對應到體內多種臟器, 可提升孩子的臟腑機能, 更可以強身健體, 尤其適合有過敏體質及發育遲緩的孩童。
Advertisiment
父母位在孩子足邊, 操作時嬰幼兒采俯臥位。 拇指在前, 食指在後, 沿脊椎兩側肌肉, 由腰臀部往肩部方向提捏皮膚, 手法先輕按再提捏起皮膚約二到三秒, 再往上慢慢移動。 三歲以上可推三到七分鐘。 這個手法藉由刺激膀胱經上的背腧穴, 三歲以下捏二到三遍。 直接達到調整五臟六腑的機能功效。
另一種。 按壓腹部肚臍水平線上的帶脈。 帶脈位在腹部, 肚臍水平線上的一條經絡, 環肚腰一圈。 父母位在嬰兒足邊, 按壓時嬰兒采平躺姿勢。 食指與中指併攏, 以指腹輕按腹部帶脈, 避開肚臍, 由左至右或由右至左皆可。 這個手法可以改善腸胃蠕動, 特別適合容易腹瀉、腹脹或便秘的孩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