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前一學期,為孩子進小學做準備

為進入小學做準備,是整個幼兒時期的任務。 因為培養入學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具備參加學校集體生活的能力都需要經過較長的過程。 家長應該認識到孩子進入小學學習,是他生活歷程中的一個轉捩點,也是他成長過程的一個新起點。

孩子將要告別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期生活,開始以學習為基本生活的小學生生活。 為此,必須有計劃地使他在身體上、心理上、日常作息制度和生活習慣等方面做好準備,迎接重大轉變和新的生活。 而入小學前的一學期左右,孩子的心理特點已經逐漸接近小學生,如果得到正確引導,幼兒從家庭生活或幼稚園生活轉入學校生活,是沒有太大困難的。

Advertisiment

首先,要提早、適當地改變孩子的生活習慣。 在幼稚園孩子是以遊戲為主,小學則是以學習為主。 為了使孩子逐步習慣小學的學習生活,可提前半年有意識地減少孩子的午睡時間和遊戲時間。 可讓孩子多玩些坐得住的遊戲,如看小人書、下棋、折紙、畫畫、捏泥等,在此基礎上逐步增加一些學習內容,如讓孩子練習寫自己和家人的名字、學寫數字等。

其次,要加強孩子獨立性的培養。 孩子在幼稚園,生活上有老師照顧,飯前便後要洗手都有老師提醒,睡覺、遊戲由老師安排,安全由老師注意等,而小學大多由孩子自己自覺做這些事。

Advertisiment
因此生活能力上的培養和逐步過度也是很重要的,應有意識地培養、鍛煉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另外,在入學之前,家長應有意識地向孩子介紹一些學校裡的學習、生活情況。 包括學習哪些課程,每天上幾節課,作息制度,上下課應注意什麼,如何處理老師和同學們的相互關係等。 也可以帶孩子到附近的學校參觀一下,讓孩子感受一下學校的氣氛,使孩子做好一定的思想準備。

有的家長把入學準備片面地理解為“提前教孩子識字、學拼音、做算術”,甚至借一年級的課本,提前教孩子。 這種超前教育的做法,必然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厭煩情緒,影響孩子入學的心理準備。

Advertisiment
實踐也證明,這種做法,效果不好。

第一,當孩子們的“餘糧”吃光後,很快就會拉開距離。

第二,先學一步的孩子在學新知識時有畏難情緒,積極性不高,求知欲不強。

第三,家長講授的知識、訓練的習慣並不規範,入學後教師再進行糾正很困難,孩子再學習也增加了負擔,實在不可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