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前補習對孩子幼升小是否重要

隨著幼升小話題的升溫, 各種大小不一的補習班應運而生, 提前補習的方式無論對眾多家長或孩子都壓力暴增, 但這種方式在現今社會是否真的重要, 真的很值得我們探討。
真正的幼小銜接並不在於知識的層層加碼, 而應注重孩子入學情感的激發和能力習慣的培養。 對於幼兒入學前應做哪些準備, 存在幾個比較片面的觀點――有的爸爸媽媽認為, 應該讓孩子提前學習一部分小學一年級的知識, 如認拼音、做數學題等, 以為這樣可減少孩子入學後的學習難度和學習量, 從而讓他們能更快地適應小學學習。
Advertisiment

有研究結果表明:第一, 幼兒入學後學習感到困難的真正原因是孩子能力發展水準低, 即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差。 第二, 幼兒入學準備不足的另一個方面是社會適應能力發展得差, 即孩子的主動性、獨立性、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發展水準低。 這直接導致一部分幼兒入學後不能主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 不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等。

提前補習對孩子幼升小是否重要
提前補習對孩子幼升小是否重要
真正成功的“幼小銜接”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學習感興趣”。 即對學習內容本身充滿著好奇和興趣, 能積極主動地學習, 不懂就問;
二是“活動能合群”。 就是在日常學習活動中, 能與家人、親友、老師、同學和睦相處;
三是“生活有條理”。
Advertisiment
就是能獨立自主地安排妥帖包括學習在內的基本生活起居, 不必大人催著、盯著才去完成。
受挫能力, 不能被忽略
孩子上小學了, 對於他來講是一個重大的變化。 幼稚園與小學有著許多不同之處, 孩子必然會面臨更多不同的人、不同的事, 在這些新異刺激面前, 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表現。
舉個例子來說, 有些小朋友在幼稚園裡非常優秀, 是老師家長的“寵兒”。 一旦進入學校後不再受到“特殊關注”, 小朋友自然難以接受。 曾有一個小朋友在入學一個月後即產生了厭學情緒, 經常抱怨學校不好、老師不好、同學也不好。 經過詢問, 原來是因為選班長的事情讓孩子難以接受“挫折”――“老師為什麼不選我當班長?為什麼讓某某當班長呢?你們不是總說我是最棒的嗎?”
有些家長採取賞識教育法,
Advertisiment
即無論孩子做什麼事情、做得如何, 都千篇一律用“你太棒了”、“真不錯”之類的詞語表達讚賞。 雖然這有利於增強孩子的自信, 但空洞的評價也會造成孩子對自己缺乏正確評價。 一旦當孩子面對更公允的評價時, 孩子會發現自我評價和實際能力的巨大落差, 而難以承受這種“突如其來”的否定。
所以在入學前, 家長要漸漸把孩子當作一個成人來對待, 評價要具體, 要讓孩子能正確認同自己的優缺點, 同時也認同別人的長處。 不妨給孩子一個具體並能達到的努力目標, 鼓勵孩子完成目標。 表達能力, 比多認字更重要
小學入學會不會考試?考些什麼內容?這是許多家長擔心的問題。
Advertisiment
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是嚴格禁止學校組織小學入學考試的, 但事實上, 很多學校在入學報名時都會安排一次與孩子面對面的考察。 其中, 考察多數為談話式的交流。
所以, 對於這場“談話”, 孩子的表達能力如何往往佔據了最重要的印象分。 而即使在入學以後, 老師們也通常會對這樣的孩子更青睞――口齒清晰、善於表達, 在課堂上能踴躍舉手發言, 並且對許多事物能有一定的獨立見解。

提前補習對孩子幼升小是否重要
提前補習對孩子幼升小是否重要
對於孩子表達能力的突擊培訓無外乎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 在遊戲活動中提高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孩子的語言最富有創造性,
Advertisiment
但模仿、學習在語言獲得中仍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爸爸媽媽可以為孩子安排一些需要語言表達的遊戲, 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練習說話。 遊戲中的相互合作、表達, 為孩子愛說、樂於說話創造了條件, 既增強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又提高了交往能力。
第二, 在交談中豐富他們的詞彙。
小朋友受到經驗的局限和他們自身發展的影響, 詞彙量通常比較貧乏, 往往會出現想說又說不出來的現象。 因此, 爸爸媽媽一定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 為孩子積累語言素材。
有研究表明, 語言與經驗密不可分, 而經驗的得來則離不開觀察。 教會孩子多觀察, 可以使他們擴大眼界、增長知識, 幼兒說起話來就會“言之有物”。 另外, 每天一定要單獨留出時間來與孩子交談, 有意識地提一些小朋友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養成連續表達的習慣。
另外,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常常得到表揚。但進入小學後,老師恐怕就不如幼稚園老師那樣,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表揚每個孩子。這時,孩子也會感到失落和懷疑。讓孩子從這種失落和懷疑中走出來很重要。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自我暗示:沒有表揚我不等於我做的不好,下次我會做得更好。雖然不經常表揚孩子,但也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對他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關注的。
(責任編輯:lemon) 有意識地提一些小朋友既熟悉又感興趣的問題,讓他們養成連續表達的習慣。
另外,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夠常常得到表揚。但進入小學後,老師恐怕就不如幼稚園老師那樣,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表揚每個孩子。這時,孩子也會感到失落和懷疑。讓孩子從這種失落和懷疑中走出來很重要。要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自我暗示:沒有表揚我不等於我做的不好,下次我會做得更好。雖然不經常表揚孩子,但也要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對他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關注的。
(責任編輯:lemon)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