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提升免疫力10大飲食守則

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充足的營養, 能養護身體的免疫大軍, 日常生活中若能落實以下10大飲食守則, 就好比為身體築起一道防護層, 抵抗外來疾病的威脅, 即使細菌、病毒侵入, 也能減輕症狀, 迅速康復。

1.多喝水:多喝水不僅能維持正常排泄功能, 更能保持黏膜濕潤, 成為抵抗細菌的重要防線。 成人每天約需攝取2,000CC水分, 兒童也應多喝水, 避免喝沒有營養的含糖飲料, 多喝醋茶、檸檬水、黃耆枸杞茶等也能增進健康。

2.少吃油脂:烹調用油應儘量選擇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較多者, 例如:花生油、橄欖油等, 多種油交換使用為佳。

Advertisiment
吃太多脂肪會抑制免疫系統功能, 身體只需要適量脂肪即能健康運作。

3.少吃甜食:甜食熱量高, 且不利於免疫力。 根據研究指出, 吃下18~20茶匙(約100公克)的糖, 白血球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減少50%以上。

4.天天五蔬果:天天五蔬果是檢測您良好飲食習慣的指標, 每天至少要吃3份蔬菜和2份水果, 選擇蔬菜時以深綠色(菠菜、青椒等, 含維他命A、B群、C、E及各種礦物質, 以提供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或黃、橘、紅色蔬菜(甜椒、南瓜、地瓜、金針、胡蘿蔔等, 含大量β-胡蘿蔔素, 會轉換成對提升免疫力很重要的維他命A)為主。

水果1份相當於1碗或1個拳頭大小的分量, 建議多樣化, 其中1份富含維他命C, 例如:草莓、芭樂、甜柿、木瓜、奇異果、聖女番茄、柑橘類水果等。

Advertisiment

5.多喝優酪乳:優酪乳的保健效果極佳, 每天喝200~300CC優酪乳, 能幫助維持良好的免疫力。

6.多吃高纖維主食:高纖維食物能促進腸道蠕動, 縮短食物殘渣通過腸道的時間, 以減少細菌產生有害物質的時間和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 並能延緩胃的排空, 增加飽足感。 平日應多吃五穀雜糧飯、雜糧麵包、全麥製品來取代精製的白飯、白麵條、白吐司。

7.多吃抗氧化食物:多攝取葡萄、韭菜、大蒜、番茄、綠茶、高麗菜等, 其含豐富植物化學物質, 具多種天然抗氧化物(例如:兒茶素、異黃酮、番茄紅素、β-胡蘿蔔素、含硫化合物等), 可中和自由基, 減少對健康的傷害。

8.多吃優質蛋白質:動物、植物性兩種蛋白質都應均衡攝取, 每日進食3~5份蛋白質, 才能讓免疫系統正常運作。

Advertisiment
雞蛋、瘦肉、雞肉、海鮮、魚肉(特別是含奧米茄3脂肪酸的深海魚)、低脂奶類等皆為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豆類、豆腐及豆製品、堅果類等也是優良的植物性蛋白質。 海鮮含大量的鋅, 對維持免疫力很重要。

9.補充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EFAs)決定了細胞膜的流動和彈性, 對免疫細胞十分重要。 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 只能從天然食物中獲得(例如:胡桃、杏仁等堅果;鮭魚、沙丁魚等深海魚;葵花油、亞麻仁油、紅花籽油等)。 食用亞麻仁油, 最好直接加在烹煮好的食物上。

10.補充綜合維他命:飲食不均衡是壓力大、工作時間長的外食族很容易面臨的問題, 適當補充維他命可以改善。 綜合維他命較單劑為佳, 劑量不需要太高, 要注意的是補充各種維生素、礦物質時,

Advertisiment
勿超過每日建議攝取量(RDA)的100~150%。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