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慧有著先天的因素, 也有後天的鍛煉, 後天的開發其實佔據更大的成分, 家長如何才能鍛煉出更聰明的孩子呢?讓孩子的記憶力變得更好呢?
一、在愉快的環境下記憶
當我們用“對你印象最深的事物”做題目, 讓我們的孩子們寫一篇作文或者做口述的時候, 就能夠發現:在他們所能回憶的很多事情中, 記憶最清楚的是快樂的事情。 一個人從幼年時代就有種種體驗, 但其中悲哀和心酸的事情容易忘掉, 而快樂的事情卻能夠記憶深刻。
我曾經看過一個實驗:實驗者準備了三段文字, 字數都在120左右。
Advertisiment
後來為了探討識記時心情對孩子記憶的影響, 他們又做了一個實驗, 讓孩子在三種不同的心態下識記:第一種是心情愉快狀況下;第二種是心情煩躁、傷心狀態下;第三種是心情淡然、無所事事狀態下。 結果發現, 在心情愉快狀態下孩子的記憶成績在70%左右,
Advertisiment
所以, 當我們的孩子處在愉快的環境下, 他們的記憶能力是最棒的, 而記憶的發揮才會得到最大的發展。 家長想要孩子“博聞強記”, 不妨多營造一些愉快的氛圍, 及時鼓勵、讚揚孩子, 這樣才會事半功倍的達到目標。
二、給孩子一定的緩衝區
孩子擁有著非常單純的天性, 對於自己所面臨以及所做的事情會有短暫時間內、心無旁騖的高度注意力集中。 恰恰就是這段時間是孩子記憶力的黃金時間, 把握住這段時間, 孩子記憶效果事半功倍。 但是如果這段時間一旦錯過, 作為家長不妨適當放鬆, 讓孩子也鬆口氣, 不要步步緊逼。
Advertisiment
在我一次做師訓的時候, 有幸到一個老師班裡聽課, 這位老師據說是這家培訓學校裡最認真負責的老師。 在當節課課程已經結束的時候, 老師特意要求所有的孩子們複述課文。 其中一個年齡明顯偏小一些的孩子, 最開始將一篇幾百詞的課文縮減為一句話進行了複述, 顯然不符合老師的要求。 於是在全班同學都已經放學的時候, 這位老師讓這個孩子單獨留下來, 重新準備複述內容。
在大約30分鐘內, 這個孩子幾乎沒有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課文上, 而是眼巴巴的看著同學們一個個的背著書包離開教室;隨後又和老師開始討價還價, 想要為自己爭取一些可以減免的權利。 在一切未果之後, 他這才相對老實的坐在座位上按照老師的要求開始背書。
Advertisiment
我看那個孩子已經面紅耳赤、目光游離, 不由覺得著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就這樣白白浪費掉了。 其實孩子並非不願意學, 只是他完全沒有在狀態去學習。 高壓、強迫下, 留下來的是孩子的身, 而孩子的心早已飛到了教室之外。 這樣無效的時間真的很可惜。
作為家長要清楚, 無限的延長孩子的學習時間或者記憶背誦時間是幾乎沒有作用的。 如果學習是不快樂的、是被強迫的, 那麼孩子回饋回來的結果一定是無效的。
Advertisiment
相信大家都知道, 孩子的記憶力是機械記憶力, 在短時間內如何有效的重複記憶是幫助孩子記憶的有效辦法。 我曾親耳聽到過一個家長簡單粗暴的對孩子說:“一遍記不住就讀兩遍、三遍、十遍、一百遍……總可以記得住吧!”誠然重複一百遍也是一種辦法, 但不失為一種最無效也最無奈的辦法吧!完全淩駕于家長的權威之下的記憶, 不知道孩子是否可以經受住如此的記憶“摧殘”。
和孩子一起尋找記憶的規律,培養孩子對自我記憶能力的自信心,對於記憶他們不自覺就處在一種興奮的狀態之下,這樣就進入到記憶的良性迴圈狀態。
和孩子一起尋找記憶的規律,培養孩子對自我記憶能力的自信心,對於記憶他們不自覺就處在一種興奮的狀態之下,這樣就進入到記憶的良性迴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