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升肺氣,對抗霧霾

中醫認為霧霾是濁氣, 濁氣淤積體內, 就會引發各種疾病, 宣洩油氣要靠肺, 所以, 只有增強肺的抵抗力, 才能對抗霧霾

霧霾對孩子的危害更大中醫的理論裡, 肺主氣, 掌管呼吸, 承擔著宣發的作用。 所謂宣發, 就是指經由肺氣的推動, 使得我們的氣血津液得以散佈全身, 以滋養各個臟腑組織。

霧霾在中醫裡被稱為濁氣, 濁氣經呼吸進入肺部, 需要由肺宣發出去, 如果濁氣沉積在肺部, 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與成人相比, 霧霾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更大, 因為孩子“臟腑嬌嫩、行氣未充”, 肺部發育尚不完全, 宣發的能力不足,

Advertisiment
濁氣更容易淤積於體內, 加上自身抵抗力弱, 外邪更容易入侵, 引發疾病。

對抗霧, 從補水開始

保護肺氣, 能有效地減少霧霾的傷害, 那麼怎麼保護肺氣呢?中醫認為, “肺喜潤而惡燥”, 呼吸時, 7欠分會隨著氣的通調排出而散失, 秋冬季節, 本來就空氣乾燥, 更容易“肺燥”。 肺部乾燥時, 痰液變得黏稠不易咳出, 被吸入的濁氣無法宣發, 就會淤積在體內, 對身體造成危害。

所以, 讓肺部保持濕潤非常重要, 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補水。 小孩子本來就好動, 運動也會讓身體的水分散失, 所以更要多喝水。 此外, 室內適當加濕, 讓空氣保持一定的濕度, 也有利於肺的健康。

多吃白色食物

在中醫的理論裡, 五臟中的肺, 對應五色中的白色,

Advertisiment
所以, 多吃白色食物, 可以潤肺補水。 適合寶寶的白色食物有:山藥, 有健脾養肺益腎的功效;百合, 能潤肺養心安神;白蘿蔔, 能夠潤肺化痰;薏米, 是健脾化濕的好幫手;梨, 恐怕是媽媽最熟悉的白色水果了, 有潤肺化痰的作用, 寶寶表現出燥咳的時候, 用梨煮水給寶寶喝, 有不錯的效果;荸薺也可以給寶寶吃, 能潤肺健脾化濕, 甜甜的味道, 寶寶也容易接受;蕎麥, 能清肺活血解毒, 還是營養豐富的粗糧。

清潔口鼻, 提高抵抗力

每天早上給寶寶用生理鹽水清潔輿腔, 不僅能起到殺菌的作用, 經常受到冰涼鹽水的刺澉, 還能増強興黏膜的收縮、擴張能力, 提高適應空氣溫度、濕度的能力o大一點的寶寶, 每天可以抓一小把白芷、野菊花、桔梗、浦公英、貫眾,

Advertisiment
放入茶杯中, 用熱水沖泡, 放涼後用來漱口, 每天次, 能起到潤喉、預防流感的作用。

穴位按摩, 提升肺氣

給寶寶按摩、推拿特定的穴位, 是安全有效的提高抵抗力的方法。

摩擦魚際穴:把大拇指伸直, 在大拇指根部有一塊泛白的地方, 這便是大魚際, 在大拇指根部和手腕連線的中點, 就是魚際穴。 按摩魚際穴, 具有解表、利咽、化痰的功能。 每天堅持槎按魚際穴, 能改善寶寶的體質狀況, 提高}氏禦外邪的能力, 對咽痛、打噴嚏等感冒的早期症狀, 也有明顯療效。

按揉孔最穴:伸直前臂, 掌面垂直, 拇指向上, 從手腕的第二條橫紋開始, 用自己另一手除拇指外的4個手指去鐙, 7個手指寬的上方稍偏下一點, 就是孔最穴。

Advertisiment
按摩孔最穴, 能緩解咳嗽、支氣管哮喘等症狀。

捏脊5~10次:讓寶寶俯臥在上, 媽媽用拇指橈側緣頂住寶寶脊柱膚, 再將食指、中指前按, 三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 沿著督脈以及兩旁的膀胱經, 雙手交替撚動向前, 或食指屈曲, 用食指中節橈側頂住皮膚, 拇指前按, 兩指同時用力提拿皮膚, 雙手交替撚動向前, 可捏三下提拿一下, 稱之為“捏三提一法”。 每晚一次, 每次捏3?5遍, 多了可以到10遍。 應對霧霾引起的各種不適因為霧霾引發的不適, 例如典塞、神不濟、胃口不好等, 有些中醫小方法可以緩解。

感冒、舌苔厚:如果寶寶有感冒跡象, 舌苔比平時變厚, 尤其出現一些脾胃症狀, 比如嘔吐、腹瀉, 可以給寶寶喝點灄香正氣水。

神不濟、沒胃口:如果沒有什麼明顯症狀,

Advertisiment
只是略微精神不濟、沒胃口, 可以試試用棉球醢茬香正氣水, 貼敷肚臍, 或是將蜚香正氣水加入溫水中, 給寶寶泡腳。 遨塞:寶寶輿塞嚴重的時候, 不妨給他按揉迎香穴。 每天數次將雙手使勁摩擦溫暖後, 將手掌蓋在典翼旁邊的迎香穴, 上下幹搓10分鐘, 有輕微酸脹感即可。 大一些的寶寶, 也可以直接按揉迎香穴。

霧霾引發的咳嗽要對症治療

寶寶咳嗽, 很多媽媽馬上想起川貝純梨, 而事實上, 川貝並不適用於所有咳嗽, 只適用於燥咳, 這種咳嗽的特點是少痰或沒有痰。 如果寶寶是明顯的燥咳, 就可以用川貝煮梨水喝, 也可以吃一些川貝批把膏。 寶寶咳嗽有痰, 舌苔較厚, 是痰濕咳嗽的症狀, 如果吃川貝的話, 反而會導致咳嗽病情反復發作。痰濕咳嗽,可用一些化痰的藥物,如急支糖漿,飲食上可給寶寶多吃白蘿蔔、芹菜、陳皮、橘子等食物。

年紀小的寶寶,不太會自己把痰咳出來,媽媽可以學習拍背,幫助寶寶排痰。方法是,五指併攏、稍向內合,使手掌呈空心狀,然後由下向上、從外至內輕拍寶寶的背部、前胸及側胸,邊拍邊鼓勵寶寶咳嗽,每側拍3~5分鐘,每天4~6次,連續拍3~4天,就能見到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吃飯前後的1小時內,不適合拍痰,因為在飯前拍,痰有可能被鬆動,卡在喉頭。而飯後拍,會造成胃部不舒服,甚至將剛吃下的東西吐出來。

反而會導致咳嗽病情反復發作。痰濕咳嗽,可用一些化痰的藥物,如急支糖漿,飲食上可給寶寶多吃白蘿蔔、芹菜、陳皮、橘子等食物。

年紀小的寶寶,不太會自己把痰咳出來,媽媽可以學習拍背,幫助寶寶排痰。方法是,五指併攏、稍向內合,使手掌呈空心狀,然後由下向上、從外至內輕拍寶寶的背部、前胸及側胸,邊拍邊鼓勵寶寶咳嗽,每側拍3~5分鐘,每天4~6次,連續拍3~4天,就能見到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吃飯前後的1小時內,不適合拍痰,因為在飯前拍,痰有可能被鬆動,卡在喉頭。而飯後拍,會造成胃部不舒服,甚至將剛吃下的東西吐出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