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示篇——教導“認知(表達)”

一.什麼是認知(表達)?

A.本範圍是指有關兒童在是使用語言方面的能力。

B.語言能力又可劃分為以下2部分:

1.語言理解

2.語言表達

二.語言能力對自閉症有什麼重要性?

A.語言能力的發展, 綜合了兒童以下6個範圍的能力:

1.模仿

2.知覺

3.大肌肉

4.小肌肉

5.手眼協調

6.認知

B.語言的出現, 能促進兒童在這些範圍的進一步發展。

C.能促進兒童與環境及人際的交往。

D.加強兒童對需要及感受的表達, 是生存及適應環境的重要能力。

E.促進兒童發展進一步的認知能力:包括分析及思考的能力。

F.促進兒童對更細微或更抽象的事物的理解及表達(例:不同的情緒反應)。

Advertisiment

三.自閉症兒童在學習語言上有什麼困難?

自閉症兒童在學習語言時進展遲緩, 表達異常, 其實反映了以下困難:

A.刻板及單一地學習及使用語言, 不懂得類化, 以致難以掌握有關的語言概念。

B.缺乏溝通動機。

C.在使用手勢及非語言表達能力上的發展較遲緩。

D.聽覺記憶雖好, 但傾向以死板、缺乏意義的方式記憶, 造成有回憶上的障礙, 難以記起過往所學的語言內容。

四.學習語言有什麼先決條件?

A.模仿能力

1.模仿聲音及字詞

2.模仿動作(學習使用手勢或手語的先決條件)

B.記憶能力

1.視覺記憶

2.動作記憶

C.理解能力

簡單手勢、及指示

D.有表達需要的動機

E .開始對面部表情、聲音及唇部活動興趣

五.學習語言有什麼層次?

Advertisiment

針對兒童所處的發展階段幾能力, 大致可分為2個層次:

A .低層次

適合能力較低、處於語言前階段的兒童(沒有說話能力的兒童)的目標包括:

1.建立學習語言的先決條件;

2.建立使用手語溝通的能力(作為輔助溝通的方式, 而非取代說話能力)。

B.高層次

適合已有說話能力的兒童(即能以短句或句子表達意思的兒童)的目標包括:

1.建立足以應付兒童切身需要的溝通能力, 使兒童能應付身處的社會情況;

2.促進兒童的語言發展

a) 擴展兒童所使用的語言的長度及結構;

b) 促進兒童對問題、事情的次序的理解;

c) 對話能力。

六.學習語言有什麼先後次序?

A.先建立兒童

對字詞理解能力, 待兒童掌握字詞的意義後才訓練兒童用字詞來表達意思。

Advertisiment

B.先以低層次語言能力作為目標, 逐漸提升至高層次的語言能力。

七.可以給我們一些語言訓練活動的建議嗎?

A.低層次語言能力

1.語言理解

a)明白動詞及帶有動詞的簡單指令

(1)明白“過來”及“坐”等的指令;

(2)明白兒童喜歡做的動作名稱, 例:跳、拍;

(3)明白動作名稱如“抱”(擁抱)、“搖”。

c) 理解常見的名詞

物件與照片配對

能按名稱挑選物件

能理解簡單的3詞短句中的2個名詞, 例:“給媽媽 杯子。 ”

2.語言表達

a) 表達自己的意欲:

(1) 在進行有趣的活動時, 兒童能發出聲音, 表示要繼續參與活動;(例:發出”bu”音, 代表要吹肥皂泡)

(2) 利用簡單的授予表達自己的意欲, 例:以點頭表示“要”、伸出手表示“給”(“給”);

(3) 說出物件及圖片之名稱(例:蘋果、杯子等)。

B.高層次語言能力

Advertisiment

1.語言理解及表達

a)回答有關是/否的問題(例:“這是杯子嗎?”)

b)使用代名詞, 玩假想遊戲, 與洋娃娃分享食物

c)使用表示時態的字眼, 如:唑、噤

(例:請兒童順序描述圖片中的人物的動作)

d) 使用簡單的社交詞語, 如:早晨、多謝

九. 如何教導兒童理解及表達?

A.由兒童喜歡的事物或活動開始, 逐漸擴展至其他趣味較低的事物。

B.在教導詞語時, 同時提供具體的經驗(例:出示物件/作出動作), 使兒童更容易掌握詞語的意思。

C.在鼓勵兒童表達時, 先教導一些兒童經常運用到的詞語。

D.使用簡潔的句子教導兒童認識新的詞語。

E.如果兒童在聽覺的專注及記憶方面較弱, 可鼓勵兒童使用手勢及手語做輔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