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示篇——模仿

一.什麼是模仿?

模仿就是有意識地仿效別人的行為。 如:別人怎樣說或怎樣做, 就跟著怎樣說及怎樣做。

二.模仿對自閉症兒童有什麼重要性?

A.模仿能促進兒童其他方面的學習:

1.模仿是學習與發展的基礎, 對成長很重要

2.沒有模仿, 兒童很難學習及適應社會及文化.

B.自閉症兒童在社會、語言及溝通上的能力較弱, 模仿是發展這些方面的重要元素。

三.學習模仿有什麼先決條件?

A.有基本的觀察能力:如專注、注視別人、留意別人說話。

B.有配對概念。

C.能運用自己的身體(如:大肌肉、小肌肉、口部肌肉的機能)做出適當的反應。

Advertisiment

四. 常見的模仿類別有哪幾種?

A.模仿使用物件

B.模仿動作

C.模仿聲音

五.學習模仿有什麼先後次序?

A.先訓練兒童掌握基本的學習能力, 使他們具備學習模仿的先決條件(如:注意力、眼光接觸、安坐等)。

B. 依照兒童在模仿方面的發展, 循序漸進, 由簡單模仿至複雜模仿, 也就是指由模仿熟悉或易於觀察的單一反應, 至模仿陌生或較難觀察的單一反應, 以至模仿連串有次序、有節奏的反應。

1.模仿使用物件

a) 模仿以單一動作操作物件。

b) 模仿以不同動作操作同一件物件。

c) 模仿使用同一類物件做出不同的組合方式(如:用積木砌出不同形狀)。

2.模仿動作

a) 從大關節活動(如:舉手)至小關節活動(如:活動手指)

b) 從自己看到的動作(如:拍手、踏腳)至自己看不到的動作(如:摸眼睛、摸鼻子)

Advertisiment

c) 從身體動作(如:上述的活動)至符號動作(如:繪畫線條)

d) 同時模仿2個或以上的動作(如:摸耳及摸腳)

e) 模仿較複雜的動作(如:模仿動物的動作、根據節奏或旋律模仿動作)。

3.模仿聲音

a) 從無意思的聲音至與動作結合的單音。

b) 從有意思的單字至雙字至短句。

六. 教導兒童模仿時, 要注意什麼?

A.縱然下列的活動建議是從淺至深排列, 但當選擇活動時, 訓練員除了考慮兒童的能力外, 也要考慮兒童的興趣及學習特點。 例如有一些自閉症兒童較喜歡視覺提示, 這種提示能使兒童學習得更快, 選擇這類活動進行訓練, 兒童便能更有效地學習。

B. 教導兒童模仿時, 先讓他學習其中1種動作/方法, 當他熟悉後,

Advertisiment
才教導他第2種動作/方法。 當他掌握2種或3種動作/方法後, 訓練員隨意選做其中1種, 讓兒童模仿。

C.模仿聲音時, 最好與環境相配合, 發出有意義的聲音, 讓兒童輕易理解。

七.可以給我們一些模仿活動的建議嗎?

A.模仿使用物件的建

議:

1.模仿單一動作

如:按嬰兒玩具上的按鈕。

2.模仿用同一物件做2種不同的動作

如:把塑泥搓成條狀或壓成塊狀。

3.模仿用1堆相同的物件以不同的方法排列起來

如:把8塊積木疊成不同的形狀, 像疊高、砌火車、砌四方形。

B.模仿動作的建議:

1.模仿大動作

如:拍手、踏腳

a) 兒童可以看到自己的動作, 使成為視覺提示而有助兒童繼續模仿。

b) 適合那些不太認識身體部分的兒童學習。

2.模仿較細微的動作

如:數手指、伸出大拇指打圈兒。

Advertisiment

a) 這些活動須要配合成熟的小肌肉能力。

b) 要求兒童掌握較精細的觀察能力, 所以, 這是較高難度的模仿活動。

3.模仿接觸臉上的不同部位

c) 兒童不能看到自己做出的動作, 只憑著觸覺判斷自己的動作是否正確。

b)有需要時可讓兒童對著鏡子做出模仿動作, 使鏡中的影像成為視覺提示。

4.模仿用筆劃寫

通過本體感受(關節、肌肉及腱的感覺), 能增強兒童學習向不同方向活動手部的能力, 並能帶出視覺刺激(線條)。

5.同時模仿2個或以上的動作

如:要求兒童同時模仿摸頭及摸膝蓋。

a) 要求兒童有更佳的計畫動作的能力。

b) 要求兒童同時注意2種或以上的動作的特點, 這是難度較高的模仿練習。

6.模仿較複雜的動作

Advertisiment

如:模仿動物的動作、依著節奏模仿動作。

a) 要求兒童模仿陌生的動作。

b) 要求兒童配合聲音進行模仿

C..模仿聲音的建議:

1.模仿配合動作的聲音

如:讓兒童坐在成人大腿上玩飛機升降遊戲時, 模擬飛機發出的聲音如“Whee”“BOOM”等。

a) 較適合那些喜歡彈跳、搖盪感覺並能記憶程式的兒童。

b) 對於那些在遇上危機時才發聲、或在參與大肌肉活動時表現的較興奮的兒童也有幫助。

2.模擬物件發出的聲音

如:用蠟筆畫寫時發出磨擦的聲音“Zip-Zip”、“Zoo-om”.

a) 對於那些不喜歡搖盪感覺及音樂的兒童, 可選擇此類活動。

b) 兒童可享受他所畫出的圖案(視覺刺激)。

3.模仿動物的叫聲, 如:貓、狗叫

若兒童喜歡動物及有基本的假想遊戲技巧者, 可選擇此類活動。

4.模仿聲音

a)較合適那些已開始發聲及有興趣嘗試發聲的兒童。

b)

(1)開始時兒童在無意識地發聲,訓練員立即回應他的聲音,以鼓勵他繼續發聲。

(2)隨後,訓練員發出1個兒童已懂得發出的音,引發兒童跟著做。

(3)當兒童能做到(2)時,訓練員發出1個兒童不熟識的音,引發兒童主動模仿。

> (4)要注意在開始時只要求他發聲,隨後便要求他更準確地發音,再而說出有意思的單字,漸至雙字(如:物件名稱)、短句及較複雜的句子。

b)

(1)開始時兒童在無意識地發聲,訓練員立即回應他的聲音,以鼓勵他繼續發聲。

(2)隨後,訓練員發出1個兒童已懂得發出的音,引發兒童跟著做。

(3)當兒童能做到(2)時,訓練員發出1個兒童不熟識的音,引發兒童主動模仿。

> (4)要注意在開始時只要求他發聲,隨後便要求他更準確地發音,再而說出有意思的單字,漸至雙字(如:物件名稱)、短句及較複雜的句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