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提醒家長不要用金錢收買孩子

一個孩子的媽媽許諾說, 畢業考試平均過90分, 就給他買一個遊戲機。 結果他超過了90分, 得到了遊戲機。 魯魯很羡慕, 說自己平均分也90多了, 可什麼獎勵都沒得到。

我說, 你自己的能力提高了, 在班上受人尊敬, 對學習也更有信心, 還考上了好學校, 在人生道路上邁出了很好的一步, 這些, 如果拿一部遊戲機和你換, 你願意嗎?當然不願意!

任何獎勵都比不上自己從這件事本身所得到的。

用金錢收買孩子, 是一種勝算很小的策略。 物質激勵是一種非常膚淺的激勵機制, 它將金錢設置為奮鬥目標, 而這個目標所能提供的動力是非常有限的。

Advertisiment

且不說現在的孩子什麼都不缺, 即使缺, 也絕不是什麼生活必需品, 從這個意義來說, 任何物質獎勵都是可有可無的, 一旦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才能得到, 他寧肯放棄。 所以, 某些看起來生效了的物質激勵, 實際上只是巧合, 只產生了很小的作用, 真正起作用的還是內在動力, 孩子所取得的那個成績, 和獎勵沒有多大關係, 有沒有那個獎勵, 成績也會相差無幾。

“得到一筆錢”, 這只是一個短期目標, 金錢刺激也就只能是一個短期激勵, 學習卻是需要日積月累的, 在這項曠日持久的活動中, 金錢的刺激會很快失效, 學習又會很快回到常態之中。

學習成績並非可以隨意提高, 再大的懸賞, 沒有能力的支撐,

Advertisiment
目標也無法達成。 在獎勵面前, 孩子往往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實在達不成, 還是只有放棄。 放棄得多了, 不僅鬥志沒有激起, 反而產生挫敗感, 越發不自信, 越發沒有上進心。

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靠金錢獎出來的, 相反, 金錢的刺激有時會起反作用。 這種刺激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造成如此的印象——學習是一件苦差事, 而不是一種享受, 學習本身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才需要物質補償。 這就把整個事情搞顛倒了!

我們堅信有錢能使鬼推磨, 於是把孩子變成推磨的鬼, 但如此一來, 他即便獲得了錢, 其精神的成長, 也不是趨向於偉岸。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 只有讓孩子真正懂得了學習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能從學習本身得到樂趣,

Advertisiment
學習才是可持續的。 學習是這樣, 工作、生活都是這樣, 孩子終會長大, 終將去面對自己的人生, 一個人, 如果總是在為別人的激勵而生活, 他自己的生命也就永遠處於桎梏之中, 這不是很可悲嗎?

當然, 這並不等於說不能用金錢激勵。 只是, 物質激勵要適當。

我給魯魯的激勵, 通常就是一個擁抱。 即使有物質獎勵, 也都是些小恩小惠, 譬如一塊錢兩塊錢, 買個小玩意兒之類, 最多就是去哪裡撮一頓或者玩半天, 至於比較大的行動, 譬如寒暑假外出旅遊之類, 都不是作為獎勵, 而是一種常規的活動, 是需要有嚴密計畫的。

在這方面, 他爸爸因為獎勵他的機會少, 就比我大方, 出手動輒就是一百兩百, 但是效果未見得比我的一元兩元好。

Advertisiment
現在的孩子, 在物質上並不匱乏, 他要的並不是獎勵的那個東西本身, 而是它所代表的態度, 是大人對他的評價。 他爸爸的一百兩百所代表的評價和我的一元兩元是一樣的, 所以他在我這裡不會奢求更多。 魯魯適應了我的一元兩元, 這就成了一個基數, 一種標準, 他以此為座標, 去調整他的預期和行動。 一般的考試一元兩元, 大的考試三元五元, 特大的好事, 也不過是十元二十元。 那次他在市里得了獎, 開口要獎勵。 我說:“你說吧, 多少?”他支吾了半天, 大起膽子冒出一句:“二十!”我還回了他一句:“你想把我搞破產啊!”當然, 這是開玩笑, 為了增加和孩子討價還價的樂趣。

錢真的不是個問題, 他要的就是一個態度。 如果我們的態度要用很大的成本來表達,

Advertisiment
不僅以後將不堪重負, 而且也不見得會有好的效果。

其實孩子顧不了那麼長遠的事, 不可能為了一個遠大的目標而奮鬥, 孩子是真正活在當下的。 他能做好每天的事, 完成每天的具體任務, 就很不錯了。 再高的獎勵, 達不到還是達不到;反之, 哪怕沒有獎勵, 每天該怎麼過還是怎麼過。

物質上的獎勵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管用, 學習本身就有樂趣, 就有壓力, 家長的態度, 老師的態度, 同學的態度, 還有自己成長的本能, 這一切都會推動他去學習, 獎勵只不過是事後給他的一個肯定而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