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準備懷孕>父母須知>正文

提醒:猛拉孩子手容易脫臼

李女士的兒子2歲多了, 走路挺穩, 可上起樓梯有些費勁, 為防止他跌倒, 李女士只是用力拉了一下他的左手, 沒想到他就突然大哭起來, 回家后左臂不能抬舉和彎曲, 不肯用左手拿食物和玩具, 也不讓大人碰觸他的左胳膊。 于是, 李女士立即帶孩子到醫院檢查。 經醫生診斷, 孩子的手臂出現橈骨頭半脫位, 俗稱"牽拉肘"。

北京兒童醫院外科副主任醫師王強告訴記者, "牽拉肘"是幼兒最常見的外傷。 幼兒的橈骨頭尚未發育完全, 肘部關節處的韌帶比較松軟, 用力牽拉手部很容易造成脫臼。 受傷后, 孩子除感到肘部疼痛外,

Advertisiment
有時手掌也有痛感。

王強說, 剛剛能夠獨走的幼兒平衡能力較差, 步態不穩, 很容易跌倒, 因此, 家長帶領孩子外出時總習慣拉住他的一只手, 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 可是, 家長的這一做法, 有時卻給孩子帶來另外的傷害。 他表示, 最易導致這一外傷的情況基本有以下幾種:家長拉著幼兒手臂上樓梯;幼兒要跌倒時, 猛然拉住他的手部;家長牽拉幼兒的雙手玩耍;給幼兒穿衣把手從袖口抽出。 他特別強調, 孩子的手被拉直并手掌向上的姿勢, 最容易出現脫臼現象。 所以家長在扶幼兒時, 應該抓住孩子的肘關節或上臂部位, 而盡量避免直接牽拉幼兒的手。 1歲的幼兒學走路時, 家長應該把兩手放在他的腋窩下進行保護,

Advertisiment
避免牽著手臂練習走路。

王強提醒家長, 雖然這類外傷在診斷確定后, 做個簡單的復位就可以恢復正常, 而且復位后大多不必固定或做其他治療。 但通常"牽拉肘"在治療后還會有再次脫臼或是沒有復位成功的可能, 所以, 家長在就醫后3天內要細心觀察, 如果發現孩子的手臂活動仍異常, 出現不敢動或翻轉不完全的現象, 就一定要到醫院復診。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