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高孩子智商的兩大秘訣

比較心理學的研究發現, 動物在出生時就已經比較成熟, 大部分的行為已經確立。 人類出生時非常不成熟, 他們需要一個很長的時期去學習。

例如, 黑猩猩寶寶在幾個月大的時候, 就已經學會了一生需要的所有生活技能。 人類寶寶則以循序漸進的方式, 逐步構建自己的智力結構。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對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的研究表明, 孩子心智結構的發展要持續到15歲, 才達到成人的水準。

智力是遺傳和環境以複雜的方式相互作用的產物, 家長可以“有謀略“地幫助孩子適度地發展心智潛能。

Advertisiment
即便父母不是很聰明, 他們的孩子卻可以是聰明的。 大腦是智力的載體。 人類的各種才能都是通過大腦接受刺激獲得的。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 只要注意到孩子的年齡和創造一個豐富刺激的環境, 就能夠有效提升孩子的智力水準。 智力水準通常用智力商數來表示, 簡稱智商。

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訣一:因“孩子的認知發展階段”施教。

皮亞傑提出的兒童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對兒童智力建構領域的研究有重要貢獻。 至今沒有人反駁他的結論。 人類的智力發展遵循循序漸進的模式, 雖然個體的發展速度有些不同, 但都是按照相同的順序, 從一個階段進入到另一個階段。

孩子的智力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階段的劃分是以個體認知方式而非年齡為標準。

Advertisiment
個體認知發展的速度是不同的, 有快有慢, 並不是同樣年齡的孩子其認知水準就是相同的。 父母應該注意到這些階段的呈現, 並提供相應的刺激促進孩子的認知在這些階段的發展。 不主張教給孩子那些明顯超出他們發展水準的知識, 但同時, 過於簡單的問題對兒童的認知發展作用也不大。

提高孩子智商的秘訣二:創建一個舒適和刺激豐富的環境。

人的智力源於大腦, 刺激是大腦的食糧。 所謂刺激, 是指能被人體感受並引起組織細胞、器官和機能發生反應的內外環境變化。

為了促進孩子大腦的成長和智力的發展, 我們有必要創建出持續性豐富性的刺激, 使環境中充滿有助於感官練習的元素,

Advertisiment
從而使孩子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數目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 呈現刺激的家長和教育者, 要對孩子對刺激的反應表現出喜悅的情緒, 讓孩子的學習能夠與愉快的感受建立連結。 同時, 家長在觀察孩子對刺激的反應過程中, 也能夠發現孩子的專長, 從而對孩子的專長進行著重培養。

綜上所述, 家長可以“有謀略地”提升孩子的智力水準。 家長只需要根據孩子所處的認知發展階段, 有針對性地提供盡可能豐富的刺激。

具體說來, 在感知運動階段(0-2歲), 家長應該呈現能夠讓孩子多做肌肉動作和多產生觸覺、嗅覺、味覺、聽覺等各種感覺的刺激。

在前運算階段(2-7歲), 家長應該盡可能多地呈現能夠促進孩子語言發展的刺激。

Advertisiment
在具體運算階段(7-11歲), 家長應該呈現能夠讓孩子產生更多邏輯推理和數學運算的刺激。

在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 家長應該呈現能夠極大發展孩子抽象思維能力的刺激。

總之, 確保孩子能夠達到足夠的智力水準, 使其能夠在生命中盡情地發揮, 是父母的職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