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提高寶寶免疫力的十大妙招

有了寶寶以後, 父母們最希望的就是寶寶要健健康康的成長, 千萬不要生病。 剛出生時的寶寶, 體內會有從母親體內帶來的免疫球蛋白天天保護著寶寶免受各種病菌的侵害;而六個月後, 這些抗體逐漸消失, 免疫力也隨之逐漸下降。 此時, 如何及時判斷寶寶的免疫力狀況, 怎樣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 變成了父母們的必修課。

10妙招提高寶寶免疫力

1、母乳餵養

人生的第一次免疫。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物質, 能增加嬰兒機體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可防止嬰兒受病毒的侵入而生病。 如果新媽媽身體健康,

Advertisiment
建議從小寶寶生下來之後堅持進行母乳餵養, 這是提升寶寶免疫力最好的方式。

2、撫觸

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 在自然分娩中產道收縮, 擠壓胎寶寶, 是一種有益的身體接觸, 有利於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 出生後, 母親的身體接觸, 會讓小寶寶有很大的安全感, 撫觸可以改善寶寶的血液迴圈, 提高免疫力, 並能增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減少哭鬧, 改善睡眠。

3、免疫預防接種

積極主動應對。 為寶寶預防接種是人類抵禦傳染性疾病而採取的積極措施, 如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 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痹症), 接種乙肝疫苗預防乙肝等。

4、提供足夠的營養

寶寶處於不斷的生長發育階段, 對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較多。

Advertisiment
但由於消化功能未完全成熟, 而且食譜往往比較單調, 故容易發生營養素的缺乏;營養不足, 抵抗力就比較差。 從目前研究的情況來看, 輕度的(或稱為亞臨床型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缺乏是造成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的一個常見原因。 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有色蔬菜和水果(其中所含的β-胡蘿蔔素可以在體內轉化為維生素A)或補充一些多元維生素製劑確實能有效地增加寶寶的免疫力。

5、多喝白開水, 保濕清毒潤腸胃

多喝水可以保持黏膜濕潤, 成為抵擋細菌的重要防線。 上幼稚園、外出時讓寶寶背著水壺, 渴了隨時喝。 注意, 要喝白開水, 而不是各種含糖飲料。

6、進行體育鍛煉

鍛煉要從小開始, 滿月後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夏天可以在室外躺一會兒, 冬天可開窗以呼吸新鮮空氣。 衣服不要穿得太多, 從小培養寶寶適應較冷的環境, 當氣候發生變化時就不容易得感冒。 戶外活動不僅可以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 從而促進鈣的吸收, 而且對肌肉、骨骼、呼吸、循環系統的發育以及全身的新陳代謝都有良好的作用。 經常運動還可以增強食欲, 使寶寶攝入足夠的營養素, 這樣體質就會增強, 免疫力就會明顯增加。

7、保證充足的睡眠

身體的恢復過程是在休息時進行的。 相反, 持續不斷的活動會使寶寶緊張勞累, 這也會影響到他們的免疫系統。

睡眠不良會讓寶寶體內負責對付病毒和腫瘤的T細胞數目減少, 生病的機率隨之增加。 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寶寶身體迅速恢復。

Advertisiment
尤其是在寶寶疲勞和疾病前後, 休息和放鬆更是起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建議媽媽幫助寶寶在活動和休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 確保寶寶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時間, 這包括有規律的睡眠時間和其他休息時間(比如講故事時間)。 專家建議2歲左右的寶寶每天至少保證8~10小時的睡眠。

8、不要隨意使用抗生素

當感染不是很嚴重時, 儘量不要用抗生素, 而是靠寶寶自身的抵抗力, 使免疫系統得到鍛煉。 這樣當下次再遇到同樣的"敵人"時, 已經訓練過的免疫細胞便會產生出有針對性的免疫力, 從而保護寶寶身體安全。

9、每天日光浴

我們都知道適當的自然光照可以保證寶寶的免疫系統正常工作。 每天帶寶寶到戶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

Advertisiment
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 尤其是對新生寶寶來說, 在冬天裡, 保證每天日曬可以有效地防止佝僂病。 如果裸☆禁☆露小屁股在陽光下, 還可以很好地防止尿布疹的發生。

把皮膚暴露在自然光下有助於刺激寶寶身體內的T細胞, 它們是寶寶體內對抗感染的關鍵“衛士”。

10、創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良好的情緒可激發寶寶免疫系統的活力, 從而起到充分保護機體的作用。 寶寶在憂傷、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影響下, 神經內分泌功能可發生紊亂, 直接影響機體生理機能。 父母為寶寶創建一個和睦的家庭氛圍, 讓寶寶有一個愉快的身心, 也可以説明寶寶免疫力保持良好狀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