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換個方式帶孩子(附圖)

天冷了, 也別把孩子整天關在家裡, 多參與社區幼兒活動, 除了讓孩子能盡情跑、跳之外, 對媽媽而言, 也能借此與其他媽媽分享不同的育兒經, 體會不一樣的親子教養秘訣!

現在流行“感覺統合”發展的議題, 我個人認為帶孩子走進社區, 擴大生活領域, 給予視、聽、觸覺多方面的學習刺激;尤其與人群接觸, 更可培養小寶貝的社交能力。

Much music and craft class

參與這一活動, 小朋友每星期都能接觸到不同的樂器, 拍打著鈴鼓、三角鐵、手響板唱唱跳跳, 讓孩子學習在團體中如何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 比如我兒子對火車最感興趣,

Advertisiment
但常常玩別的玩具時, 還把火車據為己有, 不懂“分享”, 別人拿走了還生氣, 偶爾也會搶奪其他小孩手中的玩具。 雖然我瞭解這些行為對一歲多的孩子來說是正常現象, 但我還是想早些告訴他“share”的概念。

手工製作

老師將材料準備好, 只需要拿起剪好的動物形狀貼上眼睛或羽毛, 即完成漂亮作品。 我第一次將作品帶回家時, 先生很驚訝我們母子倆的藝術天分。 其實說穿了是老師和媽媽聯手合作, 孩子只是個“helper”, 但在參與過程中, 孩子能多接觸美術和畫畫, 然後自己學著塗鴉。 後來, 上課的作品, 我幫他貼滿一面牆, 這不僅加強了孩子對動物的認識, 也讓他頗有成就感。

Music and movement class

這類課程的教室裡除了音響以外空無一物, 老師上課時讓媽媽抱著寶貝坐在地板上,

Advertisiment
由一位歌聲優美的老師帶著唱、聽音樂跳舞、玩遊戲及閱讀。 上課需要的用具則放在另一間教室, 用完後, 老師用唱歌的方式引導小朋友將用具放回。 這是透過音樂讓孩子學習“傾聽及訓練注意力的課程”。 上課時, 所有的焦點都在老師身上, 不會因玩具而讓孩子分心。

我兒子總是很頑皮, 不肯乖乖坐下, 沒有玩具他就站在玻璃門前欣賞風景, 老師教的他完全不予理會。 如果他的“新大陸”被人佔據, 他會很不客氣地推擠小朋友, 還時而尖叫, 影響了其他人上課。 不過, 我還是堅持帶兒子上課, 也常在家裡如法炮製哼著老師唱的歌, 有時還一邊聽上課用的CD, 一邊複習老師的動作。 兩個月後,

Advertisiment
他真的改變了!兒子會乖乖地坐著follow老師的動作, 他慢慢地養成了傾聽和集中精力的習慣。 先生因此為這堂課程冠上一個很貼切的名稱“兒童變乖中心”。

Play time and playmates (室內遊樂園)

冬天天氣寒冷孩子無法在戶外活動, 社區附近就有很多專為幼兒設計的室內遊樂園。 這類program以“玩”為主, 提供寬敞的場地, 讓精力旺盛的小寶貝盡情玩耍。 玩具應有盡有:溜滑梯、搖馬、水彩畫具、旋轉車道、各類車組、木制拼圖、組合玩具、籃球及球架、曲棍球等, 也有手工製作及閱讀活動。 除了最後二十分鐘的閱讀有專人帶領, 其他時間媽媽和小寶貝都可自由支配隨意玩耍。

我喜歡讓兒子到那裡去玩, 因為家裡沒有這麼大的空間讓他跑、跳、追, 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多接觸外面的世界開闊視野。

Advertisiment
悶在家裡太久, 會影響情緒和育兒品質。 建議媽媽們不妨多安排幾項戶外活動, 讓孩子開開眼界!(文、圖/陳音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