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換爸爸王詩齡森碟失控 皆因男女有別!

最新一期《爸爸去哪兒》育兒難度再升級, 互換爸爸的環節給老爸和五個萌娃都帶來了考驗。 在這期節目中, 情緒最嚴重的是兩個女孩--森碟和王詩齡。 有網友指出, 換爸爸的環節讓已經有性別意識的女孩有些不自在, 張亮則在照顧女孩的細節上顧及到小女孩的感受而再度獲贊。

互換爸爸 森碟和王詩齡鬧情緒


《爸爸去哪兒》互換爸爸 森碟情緒失控

經過幾期《爸爸去哪兒》的節目錄製, 5位萌娃的表現也越來越優秀。 可在最新一期中, 因為要換爸爸, 森碟和王詩齡表現得比較失控。 森碟再現第一期中的哭功,

Advertisiment
而王詩齡也哭著說要把宣佈“換爸爸”遊戲的村長扔進籃子裡。 而讓人意外的是, 以往最黏人的Kimi卻也只是微微鬧了鬧情緒, 然後就跟郭濤是否和諧地相處了, 還甜甜地叫著“郭爸爸”。

有網友指出, 《爸爸去哪兒》的換爸爸環節之所以讓森碟和王詩齡失控, 是因為孩子已經有了性別意識--跟不是爸爸的其他男性相處讓他們內心有些不安。

而張亮在本次節目中先後照顧了王詩齡和森碟, 細心的網友將張亮照顧女孩的細節指出後, 讓張亮再獲讚揚--給王詩齡換褲子時知道讓王詩齡躲在被子裡換, 陪王詩齡午睡時自己只蓋著衣服, 哄森碟睡覺時也保持距離只蓋被角。

剛剛4歲的王詩齡和5歲的森碟果真已經有如此強烈的性別意識了嗎?先來看看網友分享自己孩子有關性別意識的趣事。

Advertisiment

媽媽經驗談:說說我家孩子的性別意識

媽網網友寶貝禾:兩歲八個月女寶的性別意識

我家女寶確實很聰明, 八九個月就開始說話, 見到不同的人還知道是喊伯伯還是叔叔, 或奶奶或阿姨, 從來不會弄錯年齡性別。 現在2歲8個月, 不知為什麼最近特別強烈的性別意識, 老是會說“不跟男的玩”、“不喜歡男的, 喜歡女的”之類的話, 即使我跟她說過很多次寶貝也可以跟男生玩的, 要和不同的人交朋友, 她還是堅持, 甚至包括爸爸跟她玩, 也會經常說這樣的話。


寶寶幾歲開始有性別意識?

媽網網友涵涵媽:快2歲的男寶知道爺爺和自己一樣

涵涵只有1歲10個月,

Advertisiment
除了話不太會說之外, 其他的都懂, 你說什麼他都挺的懂, 而且會自己吃飯, 懂的大小便要坐桶, 還會將玩散的玩具收拾好等等, 最近我發現了他竟然有了性別意識。

那天和姥姥姥爺一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他突然一隻手摸著小JJ, 姥姥說, 不要摸小jj, 手髒。 他就不摸了, 但他卻指了指姥爺, 又指了指自己的那裡, 哈哈。 姥姥很驚訝, 他竟然知道他和姥爺都是男性, 都有相同的身體結構。

從媽媽們的經驗分享可以看到, 比4歲王詩齡還小的孩子已經有了明確的性別意識。 那麼一般來說, 孩子幾歲時爸爸媽媽需要特別注意孩子的性別意識, 並顧及他們的感受呢?

一般情況 3歲孩子已有性別意識

上文中兩位媽媽分享的例子, 兩個孩子的年齡都未滿3歲,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孩子的性別意識會在3歲左右出現。 3歲後孩子逐漸意識到“男女有別”並開始以男女自居。 隨著一點點長大, 孩子對男和女的著裝、行為舉止、性格特徵會逐漸形成全面認識, 也就逐漸形成了心理性別。


孩子三歲左右已經有性別意識

看《爸爸》萌娃的性別意識

按照孩子的正常發展規律, 4歲的王詩齡和5歲的森碟應該已經有了較強的性別意識。 儘管森碟在節目中總是表現出“女漢子”的一面, 但是也會有女孩的一面。 挖泥鰍後, 森碟鬧著彆扭不肯讓林志穎幫她換褲子, 百般哭鬧後, 田亮也表示說他明白女兒的心情, 說森碟希望由親近的人幫她換褲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 孩子的性別意識也會越來越強烈。

Advertisiment
5個孩子中, 石頭的年齡最大, 雖然是男孩卻在換褲子的時候表現得更加害羞。 幾期節目中, 換褲子時他都強烈要求關門。 而在最新的一期節目中, 森碟跑來借襪子時正巧撞到石頭換褲子, 石頭一邊強裝鎮定地打招呼, 一邊慌亂地找被子枕頭等東西遮住自己的腿。 這一幕也笑翻了不少網友。

而天天和kimi都曾有過被誤認為是女孩的經歷, 最讓人捧腹的是, 錄了幾期節目後, 天天才驚覺kimi是女孩。 與石頭相比, 天天和kimi走的都是“清秀”路線。 曾經在天天和森碟結伴完成任務時, 森碟還在照顧天天, 張亮看著著急就大喊“天天, 你是男孩!”

孩子的性別意識不僅僅是自我形成的, 還需要爸爸媽媽的説明。 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呢?

孩子的性別意識需要有意培養

如今,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會重視孩子的性教育,不會對孩子的性問題諱莫如深。但是不少父母卻忽視了作為性教育基礎的性別教育。那麼,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時應該做些什麼呢?


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該怎麼做?

第一步:讓孩子認清自己的性別

幫孩子認清自己的性別,除了明確告訴孩子他的性別外,還需要建立孩子的性別意識。例如,媽媽可以對家中的男寶寶說“你是小男子漢,你要學會照顧妹妹、讓著姐姐,還要很勇敢哦。”

第二步:日常生活 “男女有別”

口頭灌輸還不夠,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也會影響到孩子。例如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儘量讓男孩去男廁、女孩去女廁。給孩子選玩具時,也應當適當注意性別特徵,若男孩子想要布娃娃可以說明理由並拒絕他。

第三步:培養方式“男女有別”

這一步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培養男寶寶的方式。男寶寶喜歡爬高上低,家長應該適當放手,讓孩子跑跑跳跳。即使待在家裡,也不因為寶寶拆拆裝裝而厭煩,支持他手腳不停地運動,這樣才能促進寶寶智力、心理的發育。

第四步:跟孩子溝通“男女有別”

在與男寶寶溝通時,父母的方式應當更直接一些。而對於女寶寶,一句隨意的話都可能讓她陷入情緒的低谷。跟女寶寶的溝通則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溫柔。

孩子的性別意識需要有意培養

如今,越來越多的爸爸媽媽會重視孩子的性教育,不會對孩子的性問題諱莫如深。但是不少父母卻忽視了作為性教育基礎的性別教育。那麼,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時應該做些什麼呢?


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該怎麼做?

第一步:讓孩子認清自己的性別

幫孩子認清自己的性別,除了明確告訴孩子他的性別外,還需要建立孩子的性別意識。例如,媽媽可以對家中的男寶寶說“你是小男子漢,你要學會照顧妹妹、讓著姐姐,還要很勇敢哦。”

第二步:日常生活 “男女有別”

口頭灌輸還不夠,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也會影響到孩子。例如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儘量讓男孩去男廁、女孩去女廁。給孩子選玩具時,也應當適當注意性別特徵,若男孩子想要布娃娃可以說明理由並拒絕他。

第三步:培養方式“男女有別”

這一步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培養男寶寶的方式。男寶寶喜歡爬高上低,家長應該適當放手,讓孩子跑跑跳跳。即使待在家裡,也不因為寶寶拆拆裝裝而厭煩,支持他手腳不停地運動,這樣才能促進寶寶智力、心理的發育。

第四步:跟孩子溝通“男女有別”

在與男寶寶溝通時,父母的方式應當更直接一些。而對於女寶寶,一句隨意的話都可能讓她陷入情緒的低谷。跟女寶寶的溝通則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溫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