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曉寶寶睡眠隱藏的三大秘密

一、良好的環境新生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對環境的氣溫、濕度、光照等變化非常敏感。 嬰兒安睡需要怎樣的睡眠環境呢?有多少新爸新媽做錯了呢?

六大環境因素1、光線:換上通風透氣又好看的窗簾。 切忌使用遮光窗簾, 會影響寶寶生物鐘的形成、造成黑白顛倒。

2、聲音:嬰兒睡覺時, 不需要刻意安靜。 音樂可以説明睡眠, 而自然的聲音, 像流水聲、吸塵器、洗衣機更能讓寶寶學會專注于睡眠, 日後不容易驚醒3、空氣:還是勤通風好, 新鮮空氣對於寶寶的大腦和呼吸系統都有好處。 開空調時, 要留有通風的窗戶。

Advertisiment

4、濕度:空氣太乾燥, 寶寶鼻孔被幹鼻子屎堵塞而不通氣。 睡覺時, 呼吸噗嗤噗嗤響, 很難受。 寶寶還可能皮膚瘙癢, 睡覺時翻來覆去。 過於乾燥的地方建議使用加濕器5、衣著被子:嬰兒睡眠最舒適的溫度是26-27度。 這樣嬰兒可以穿上輕便一件輕薄的長款睡袍, 不需要穿褲子。 寶寶感到舒服又方便換尿布。 儘量不戴帽子和手套。

6、安全:嬰兒與父母一起睡會有安全感, 但有安全隱患, 父母需要格外小心。

最被推薦的是嬰兒床緊挨在大床傍邊, 既安全又方便照顧寶寶。 此外, 讓寶寶白天也適當的在自己的臥室和小床上玩耍, 熟悉晚上睡眠環境的味道、質感等。

給寶寶營造不受干擾的睡眠環境1、4個月以後的寶寶, 應該給他機會嘗試自己入睡;爸爸媽媽不要過度哄睡,

Advertisiment
以免干擾到寶寶自主入睡能力的發展。

2、大人的行為不能對寶寶造成干擾。

比如爸爸加班晚歸, 寶寶往往已經困得不行了, 可如果爸爸此時去親寶寶、逗寶寶, 對寶寶來說, 這都是比較嚴重的睡眠干擾。

另外, 也建議媽媽們在寶寶夜間睡眠的時選擇使用紙尿褲而非尿布。 夜間把尿和頻繁更換尿布\紙尿褲, 都是對寶寶睡眠的一種干擾。 選擇一款好的紙尿褲, 能有效幫助寶寶一整夜都睡得香甜。

二、平穩的情緒王榮輝老師提出的“睡眠能力”中, 包含了“自我安撫能力”。

一般來說, 0-3個月的寶寶都需要父母的安撫;4-12月的寶寶, 大部分在白天可以進行自我安撫, 晚上則需要他人的安撫來輔助入睡;正常情況來說,

Advertisiment
到了12個月以後, 寶寶的自我安撫能力基本形成。 然而, 寶寶自我安撫能力是有差異的, 這在寶寶3-4個月的時候會體現特別明顯。

(該資料僅代表部分嬰幼兒自我安撫能力發展情況)所以正常情況下, 寶寶一歲後就會自我調節情緒, 不需要爸爸媽媽哄睡了。

但是, 小寶寶自我調節的方式完全學習自父母, 所以在這之前父母要用寶寶能夠學會的方式安撫寶寶, 比如:觸覺:拍一拍, 撫摸;聽覺:給孩子唱唱兒歌;這些孩子都比較容易學會, 有些寶寶就會自己撫摸被子枕頭幫助自己入睡, 或者咿咿呀呀的給自己唱歌。

有媽媽提到說寶寶喜歡咬被角。 其實咬被角也是寶寶自我觸覺安撫的一種, 是當寶寶不太想睡、努力嘗試安撫自己入睡時會採用的一種方式,

Advertisiment
家長不用過於焦慮。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的媽媽們, 可以和孩子平和的討論, 並教會寶寶在午間沒有睡意的情況下怎樣通過其他方式自我調整。

三、放鬆的身體當我們在球場上酣暢淋漓幾個小時後, 我們的身體開始極度渴望睡眠;當我們思考新的項目整整一天后, 我們的大腦開始表示顯著的睡眠需求。

可如果我們在家力懶散的窩了兩三天之後, 你發現無論是身體還是大腦似乎都不太需要睡眠。

孩子也是一樣, 特別是那些運動不足的孩子, 他們的睡眠需求常常是不足的。 因為他們的身體沒有得到足夠的運動和放鬆。

新生兒:大部分寶寶都不是一出生就會自己放鬆身體的,

Advertisiment
他們需要父母的説明。 所以新生兒的放鬆方式主要靠父母和其他看護人, 比如撫觸、輕柔的按摩、沐浴和被動操, 都能有效幫助寶寶放鬆身體。

4-12月:此階段的寶寶要慢慢學會自己放鬆身體, 這種身體放鬆的能力是寶寶在被動運動及主動運動中逐漸發展起來的。 俯趴、爬行, 兒童的各種運動, 都能幫助寶寶放鬆身體。

當寶寶一歲左右時, 他們已經可以比較好地自己放鬆身體了。 但有一些寶寶到4、5歲這種能力都還沒有發展起來, 往往也伴隨著非常嚴重的睡眠問題。

PS:5歲左右寶寶一般每天要達到4個小時的大運動量晚上才能較好入睡, 僅靠幼稚園的活動量肯定不夠。 所以幼稚園放學後, 帶孩子嗨起來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