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示寶寶最恐懼的8件事

一些司空見慣的事物對寶貝來說簡直就像怪獸或者惡魔, 帶給他一種莫名的恐懼感。 那麼, 寶貝可能會害怕哪些事情, 又該怎樣消除寶貝的這種恐懼心理呢?

恐懼事件1 分離

媽咪走了, 她是不是不要我了?她是不是再也不回來了?

媽咪第一次外出上班的時候, 壯壯正跟姥姥玩得高興呢, 所以媽咪悄悄地出門, 他居然一點都沒有哭鬧。 等他想起要找媽咪才發現她突然不見了, 壯壯好一陣哭鬧, 最後哭累了, 居然迷迷糊糊倒在姥姥懷裡睡著了。 從此, 壯壯每天都把媽咪盯得死死的, 只要她一準備出門,

Advertisiment
壯壯一雙小手便鐵鉤似地揪著媽咪的衣服, 死活不肯鬆手。

壯膽策略:

在寶貝分離焦慮開始形成之前就開始訓練他學習適應和媽咪之間短暫的分離, 每次媽咪離開時都要教他和媽咪道別。 每次外出的時候, 要明確地告訴寶貝, 媽咪要去哪, 並以寶貝能夠理解的方式告訴他什麼時候回來, 比如到下一次吃飯的時候。 不管他懂不懂, 都要堅持這樣做。 和寶貝玩分離的遊戲, 在跟寶貝告別時給他一個喜愛的玩具, 給他一些他感興趣的許諾等等, 讓這些帶給他一些愉快的情緒體驗, 可以有效地減少甚至消除與媽咪分離給他帶來的恐懼感。

恐懼事件2 會叫的電器

那個怪叫著吃灰塵的長鼻子會不會把我也吃進去?

每當媽咪用吸塵器時,

Advertisiment
丁丁就會在一旁嚇得聲嘶力竭地大哭大叫。 有一次, 他甚至親眼看到它吃掉了一小塊紙片呢!沒有比這更可怕的了。 你沒看它那長鼻子在地上聞來聞去的, 肚子裡轟隆隆地怪叫著, 好像餓壞了的樣子。 說不定媽咪沒看住, 它就會把自己給吃進去呢。

壯膽策略:

除了吸塵器, 寶貝可能還會害怕其他發出雜訊的家用電器。 不管寶貝懂不懂, 都要簡單地向他解釋吸塵器的作用以及它“怪叫”的原因, 並且告訴寶貝這個東西不會對他造成傷害。 耐心地向寶貝演示怎樣開關這些電器, 讓他明白他可以通過一個小小的開關來控制這個東西, 這樣可以幫助他理解他們無法傷害他的道理。

恐懼事件3 觀葉植物

Advertisiment

陽臺上那盆長著好多眼睛的花會抓住我不放嗎?

一些熱帶觀葉植物有著鮮豔的色彩或者紋路, 它們大大的葉片有時候會讓寶貝覺得非常恐懼。 露露就是這樣, 她不敢看, 更不敢摸陽臺上的那盆被媽咪叫做“花”的東西, 即使父母把葉片揪在手裡, 她也會嚇得哇哇大叫, 一個勁兒往後躲:“媽咪, 你看, 好多眼睛呢!”

壯膽策略:

不要強求寶貝去接近他害怕的觀葉植物, 這樣會加重他的恐懼感。 父母可以經常當著寶貝的面去摸摸那盆觀葉植物, 誇誇它漂亮的顏色等, 以行動來告訴寶貝, 它不會對人構成傷害。 等到寶貝敢看那盆植物了, 再抱他到跟前看看, 慢慢過渡到自己用手摸摸, 通過這些讓寶貝獲得一種有關這株植物的經驗,

Advertisiment
並慢慢地建立起它不會“吃人”的概念。

恐懼事件4 閃電

那個把天撕裂了還大喊大叫的東西會不會把我也撕裂了吃掉?

豆豆望著窗外被閃電撕裂了的天空, 聽到震耳欲聾的雷聲, 簡直嚇呆了。 豆豆恐懼地哭叫著躲進媽咪懷裡, 她用小手捧著耳朵, 小臉埋在媽咪胸前, 不敢看, 不敢聽, 但是又忍不住悄悄地調轉頭去瞅一眼窗外。 “它把天……撕破了, 它生氣了!”她就這樣翻來覆去說著這兩句話, 等待那個把天撕裂了大喊大叫的東西消失。

壯膽策略:

不常見的雷聲或者其它巨大的響聲都會讓寶貝感覺恐懼莫名。 這時候, 不管寶貝懂不懂, 父母都要向她解釋這些聲音的來源, 並且告訴她這些東西不會傷害到他。 為了幫助寶貝習慣這些聲音,

Advertisiment
平時可以在家適當地和他玩玩雜訊遊戲, 比如給寶貝買個小鑼、其他可以敲出比較大的響聲的玩具, 或者乾脆利用家裡的廚具比如金屬材質的鍋蓋和鍋等, 敲一敲, 讓寶貝習慣這種雜訊, 並借此向寶貝說明, 雷聲也不過是一種聲音, 下雨的時候才會出現, 並不可怕。

恐懼事件5 陌生人

一個不認識我的人非要抱我親我, 他一定是想把我從媽咪手裡搶走吧?

當當在家活潑調皮, 常常惹得一家子笑個不停。 這個在家活躍非凡的小傢伙, 出了門可就蔫了。 奶奶想抱抱他, 他趕緊把頭藏媽咪懷裡, 雙手緊緊地拽著媽咪的衣服, 生怕被搶了走。 叔叔想摸摸他的小腦袋, 他哇一聲就哭了。 家裡來個客人, 他一定拽著媽咪不鬆手, 碰到長得強悍點的叔叔,他還嚇得不停地哭鬧,不把人哭走絕不善罷甘休。

壯膽策略:

怕生是大多數寶貝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一般到2歲左右,這種現象會得到緩解直至最後消失。對待怕生的寶貝,千萬要尊重他的選擇。他不想讓陌生人抱,就不要勉強他。父母可以將寶貝抱在懷裡,在他離陌生人有一定距離的情況下和陌生人聊聊天,讓他慢慢適應那些陌生的面孔,一點點地接受陌生人。平時可以多帶寶貝外出玩耍,每次出去都主動跟鄰居朋友打個招呼,讓他有更多機會接觸陌生人,幫助他逐漸消除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

恐懼事件6 下水道

臭巴巴被吸下去了,我也會被那怪叫著的漩渦揪下去嗎?

萌萌習慣了坐盆,習慣了用自己的小浴盆洗澡。當媽咪第一次讓她學坐馬桶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臭巴巴被馬桶裡的漩渦沖下去,她驚恐地哭叫起來。當天晚上,當她第一次在浴缸洗浴時,另一段類似的恐懼經歷再次嚇得她吊著媽咪的脖子尖叫起來。

壯膽策略:

下水道是很多寶貝無法理解,並因此產生恐懼心理的誘因之一。因此,有的寶貝在家習慣了坐盆,上了幼稚園就可能對幼稚園的小馬桶或者便坑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心理,嚴重的甚至因此不肯再去幼稚園。當寶貝因此恐懼時,父母不要強迫寶貝,讓他繼續坐盆、盆浴,給他一兩周時間緩解這種恐懼心理,同時,在浴缸裡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特意讓寶貝到浴盆裡玩耍,讓他熟悉浴盆,逐漸消除他對浴盆的恐懼心理。上了幼稚園的寶貝可以跟老師商量,讓他先帶上自己的小便盆過渡一下。每次用浴盆給寶貝洗澡時,記得一定要在放水之前用浴巾將他包裹好,抱他在懷裡,這樣也可以降低他的恐懼心理。

恐懼事件7 小動物

小貓豎起身上的毛,弓著背,很不高興地看著我,它想狠狠地咬我一口吧?

杭杭看到鄰居阿姨家的小波斯貓,好奇得不行,他總想去摸摸那只毛茸茸的小動物。這天杭杭總算逮著機會接近了小波斯貓,他的小手剛伸出去,小貓就豎起身上的毛,弓著背,一副不高興的模樣。杭杭立刻嚇得大哭起來。從此只要看到毛茸茸的小動物,他就嚇得往媽咪懷裡鑽。

壯膽策略:

寶貝這種對外界事物產生警覺的現象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是心理成長的表現。如果寶貝害怕小動物到了很過分的程度,可以給他買一些有關小動物的圖書、光碟,讓他通過這些瞭解更多有關這些小動物的知識,這樣可以幫助他消除恐懼心理。平時還可以給他多一些接觸這些小動物的機會,嘗試給小動物餵食、觀看它們玩耍、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去摸摸小動物等等。隨著寶貝長大,他會逐漸接受小動物,他對小動物的恐懼心理也會隨之煙消雲散。

恐懼事件8 黑暗

你看那黑咕隆咚的房間是不是怪物的大嘴巴?那些看不見的牙齒一定會把我嚼個稀巴爛吧?

童童怕黑,每天晚上都要開著燈才能入睡。天一黑,他就不敢出門,並且堅持要打開所有的燈,不管他在哪裡,每個房間的燈都要大開著,這樣他才敢安心地玩耍,否則就會哭鬧不休:“媽咪,那個黑怪物會把我吃了。你快開燈吧!”

壯膽策略:

因為什麼都看不見,隨著寶貝生活經驗增多,想像力日漸豐富,很多寶貝都會對黑暗的環境無端地生出許多怪異的想像,並因此恐懼萬分。因此,父母平時不要給寶貝講情節恐怖的故事,睡前不要用“你再不睡,大灰狼就會吃了你!”“你再不睡,員警叔叔來抓你了!”之類的話哄寶貝入睡。如果寶貝怕黑,可以在他入睡前給他開個小夜燈,平時可以一家人在黑暗中玩玩摸人遊戲,或者蒙上眼睛玩聽聲抓人的遊戲等等,讓寶貝在遊戲中驅除對黑暗的恐懼。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害怕物件

研究發現,正常兒童中,90%以上的幼兒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歲的兒童至少有一種害怕;43%的6-12歲兒童有七種以上的害怕。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有不同的害怕物件,如:

0-6個月 高分貝的噪音,突然而來的聲響,身體陡然失去支撐;

6個月-1歲 一般意義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環境,浴盆和浴缸排水;

1-2歲 一般意義上的睡眠,和父母健康、受傷、排便;

2-5歲 害怕黑暗、孤獨,想像中的怪獸、強盜、醫生等。

測試一下,孩子的害怕正常嗎?

懼怕與兒童身體發育的狀況和應對能力有關,會隨著兒童體力,智力和經驗的發展而不斷消失和變換。一般來說,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害怕和恐懼,為時短暫,一種懼怕很少持續一年以上,多數在三個月內消失,很少會對兒童的行為產生嚴重的影響。

孩子的害怕屬於正常還是病態,可以根據下列問題進行測定:

1、孩子的膽怯不安是否只是針對某個事物或現象,與這個事物或現象相關的其他因素不會引起他的恐懼?

2、離開了受驚物或現象後,孩子的懼怕反應是否隨之消失?

3、在看圖片、電視或一般的談話中,如果孩子看到或聽到他所懼怕的事物或現象,他是否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

4、經歷了後,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否不受影響?

如果對以上問題的回答都是“是”,說明孩子屬於正常發育過程中的膽小害怕;否則,說明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疾病,尤其是孩子害怕到了如下程度就是不正常的了,比如懼怕的持續時間超過三四個星期,以致於喪失某種能力,伴隨明顯的症狀:心律過速,頭暈眼花,噁心和失禁等,這需要到兒童醫院就診。

如何疏導孩子的恐懼心理

小編提示:

那麼,我們應如何防止幼兒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呢?或說父母應如何教育幼兒呢?

首先,父母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幼兒所面臨的事物,切忌言過其實地恫嚇兒童,更不能使用妖鬼等不存在的東西來欺騙孩子。因為幼兒對外界的接觸很少,經驗很有限,加之在幼兒的眼中,父母是無所不知的,他們會確定無疑地相信父母的話。父母為了尋求所謂的“安全”而製造的謊言,往往會伴隨兒童很長的時間,同時還會造成孩子不適當的恐懼。

其次,父母不要溺愛孩子。眾所周知,溺愛的不良後果不勝枚舉,但很少有人知道父母的溺愛往往是造成孩子膽小直接的也是重要的原因。一些初次和父母分開睡的幼兒,為了得到母親的撫慰會哭鬧著不肯單獨去睡,他會找出害怕的理由來拒絕。此時,父母千萬不要遷就孩子,否則他的“陰謀”得逞的同時也真的會相信自己謊言所說的,由此害怕單獨一人居住。父母應堅持自己的主意,以免真的會出現這種恐懼。

最後,父母本身要給幼兒做榜樣。如果父母不想讓孩子恐懼,那麼父母自己先要無所畏懼。如果父母害怕電閃雷鳴,孩子第一次在父母面前聽見雷聲時,也會感染上同樣的恐懼。假如父母不能避免恐懼的話,那就儘量不讓孩子發現。

碰到長得強悍點的叔叔,他還嚇得不停地哭鬧,不把人哭走絕不善罷甘休。

壯膽策略:

怕生是大多數寶貝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一般到2歲左右,這種現象會得到緩解直至最後消失。對待怕生的寶貝,千萬要尊重他的選擇。他不想讓陌生人抱,就不要勉強他。父母可以將寶貝抱在懷裡,在他離陌生人有一定距離的情況下和陌生人聊聊天,讓他慢慢適應那些陌生的面孔,一點點地接受陌生人。平時可以多帶寶貝外出玩耍,每次出去都主動跟鄰居朋友打個招呼,讓他有更多機會接觸陌生人,幫助他逐漸消除對陌生人的恐懼心理。

恐懼事件6 下水道

臭巴巴被吸下去了,我也會被那怪叫著的漩渦揪下去嗎?

萌萌習慣了坐盆,習慣了用自己的小浴盆洗澡。當媽咪第一次讓她學坐馬桶的時候,看到自己的臭巴巴被馬桶裡的漩渦沖下去,她驚恐地哭叫起來。當天晚上,當她第一次在浴缸洗浴時,另一段類似的恐懼經歷再次嚇得她吊著媽咪的脖子尖叫起來。

壯膽策略:

下水道是很多寶貝無法理解,並因此產生恐懼心理的誘因之一。因此,有的寶貝在家習慣了坐盆,上了幼稚園就可能對幼稚園的小馬桶或者便坑產生一種莫名的恐懼心理,嚴重的甚至因此不肯再去幼稚園。當寶貝因此恐懼時,父母不要強迫寶貝,讓他繼續坐盆、盆浴,給他一兩周時間緩解這種恐懼心理,同時,在浴缸裡沒有水的情況下可以特意讓寶貝到浴盆裡玩耍,讓他熟悉浴盆,逐漸消除他對浴盆的恐懼心理。上了幼稚園的寶貝可以跟老師商量,讓他先帶上自己的小便盆過渡一下。每次用浴盆給寶貝洗澡時,記得一定要在放水之前用浴巾將他包裹好,抱他在懷裡,這樣也可以降低他的恐懼心理。

恐懼事件7 小動物

小貓豎起身上的毛,弓著背,很不高興地看著我,它想狠狠地咬我一口吧?

杭杭看到鄰居阿姨家的小波斯貓,好奇得不行,他總想去摸摸那只毛茸茸的小動物。這天杭杭總算逮著機會接近了小波斯貓,他的小手剛伸出去,小貓就豎起身上的毛,弓著背,一副不高興的模樣。杭杭立刻嚇得大哭起來。從此只要看到毛茸茸的小動物,他就嚇得往媽咪懷裡鑽。

壯膽策略:

寶貝這種對外界事物產生警覺的現象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是心理成長的表現。如果寶貝害怕小動物到了很過分的程度,可以給他買一些有關小動物的圖書、光碟,讓他通過這些瞭解更多有關這些小動物的知識,這樣可以幫助他消除恐懼心理。平時還可以給他多一些接觸這些小動物的機會,嘗試給小動物餵食、觀看它們玩耍、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去摸摸小動物等等。隨著寶貝長大,他會逐漸接受小動物,他對小動物的恐懼心理也會隨之煙消雲散。

恐懼事件8 黑暗

你看那黑咕隆咚的房間是不是怪物的大嘴巴?那些看不見的牙齒一定會把我嚼個稀巴爛吧?

童童怕黑,每天晚上都要開著燈才能入睡。天一黑,他就不敢出門,並且堅持要打開所有的燈,不管他在哪裡,每個房間的燈都要大開著,這樣他才敢安心地玩耍,否則就會哭鬧不休:“媽咪,那個黑怪物會把我吃了。你快開燈吧!”

壯膽策略:

因為什麼都看不見,隨著寶貝生活經驗增多,想像力日漸豐富,很多寶貝都會對黑暗的環境無端地生出許多怪異的想像,並因此恐懼萬分。因此,父母平時不要給寶貝講情節恐怖的故事,睡前不要用“你再不睡,大灰狼就會吃了你!”“你再不睡,員警叔叔來抓你了!”之類的話哄寶貝入睡。如果寶貝怕黑,可以在他入睡前給他開個小夜燈,平時可以一家人在黑暗中玩玩摸人遊戲,或者蒙上眼睛玩聽聲抓人的遊戲等等,讓寶貝在遊戲中驅除對黑暗的恐懼。

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害怕物件

研究發現,正常兒童中,90%以上的幼兒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歲的兒童至少有一種害怕;43%的6-12歲兒童有七種以上的害怕。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有不同的害怕物件,如:

0-6個月 高分貝的噪音,突然而來的聲響,身體陡然失去支撐;

6個月-1歲 一般意義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環境,浴盆和浴缸排水;

1-2歲 一般意義上的睡眠,和父母健康、受傷、排便;

2-5歲 害怕黑暗、孤獨,想像中的怪獸、強盜、醫生等。

測試一下,孩子的害怕正常嗎?

懼怕與兒童身體發育的狀況和應對能力有關,會隨著兒童體力,智力和經驗的發展而不斷消失和變換。一般來說,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害怕和恐懼,為時短暫,一種懼怕很少持續一年以上,多數在三個月內消失,很少會對兒童的行為產生嚴重的影響。

孩子的害怕屬於正常還是病態,可以根據下列問題進行測定:

1、孩子的膽怯不安是否只是針對某個事物或現象,與這個事物或現象相關的其他因素不會引起他的恐懼?

2、離開了受驚物或現象後,孩子的懼怕反應是否隨之消失?

3、在看圖片、電視或一般的談話中,如果孩子看到或聽到他所懼怕的事物或現象,他是否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

4、經歷了後,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否不受影響?

如果對以上問題的回答都是“是”,說明孩子屬於正常發育過程中的膽小害怕;否則,說明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疾病,尤其是孩子害怕到了如下程度就是不正常的了,比如懼怕的持續時間超過三四個星期,以致於喪失某種能力,伴隨明顯的症狀:心律過速,頭暈眼花,噁心和失禁等,這需要到兒童醫院就診。

如何疏導孩子的恐懼心理

小編提示:

那麼,我們應如何防止幼兒產生不必要的恐懼呢?或說父母應如何教育幼兒呢?

首先,父母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對待幼兒所面臨的事物,切忌言過其實地恫嚇兒童,更不能使用妖鬼等不存在的東西來欺騙孩子。因為幼兒對外界的接觸很少,經驗很有限,加之在幼兒的眼中,父母是無所不知的,他們會確定無疑地相信父母的話。父母為了尋求所謂的“安全”而製造的謊言,往往會伴隨兒童很長的時間,同時還會造成孩子不適當的恐懼。

其次,父母不要溺愛孩子。眾所周知,溺愛的不良後果不勝枚舉,但很少有人知道父母的溺愛往往是造成孩子膽小直接的也是重要的原因。一些初次和父母分開睡的幼兒,為了得到母親的撫慰會哭鬧著不肯單獨去睡,他會找出害怕的理由來拒絕。此時,父母千萬不要遷就孩子,否則他的“陰謀”得逞的同時也真的會相信自己謊言所說的,由此害怕單獨一人居住。父母應堅持自己的主意,以免真的會出現這種恐懼。

最後,父母本身要給幼兒做榜樣。如果父母不想讓孩子恐懼,那麼父母自己先要無所畏懼。如果父母害怕電閃雷鳴,孩子第一次在父母面前聽見雷聲時,也會感染上同樣的恐懼。假如父母不能避免恐懼的話,那就儘量不讓孩子發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