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內嬰兒心理需求和肢體語言, 你能看明白嗎?想要孩子從小感到你的愛, 就要從理解寶寶心理需求和肢體語言做起哦。 今天就來為大家解讀1歲以內嬰兒的心理需求和肢體語言。
1歲以內嬰兒心理需求
0-4個月寶寶
每次小寶寶被媽媽抱在胸前, 他都會緊緊地貼著媽媽。 這時, 小寶寶會滿足地蜷起身體, 或許那表示他很輕鬆, 或許是小寶寶在表達他純粹的感情, “我喜歡媽媽, 我愛媽媽。 ”0-4個月的小寶寶渴望著與爸爸媽媽親密接觸, 溫柔的撫摸, 輕輕的吻, 都能讓寶寶高興得手舞足蹈。
對孩子輕柔的愛☆禁☆撫,
Advertisiment
0-6個月寶寶
雖然初生嬰兒對於外部世界還是一片懵懂, 但是爸媽親切的笑容卻是寶寶最初的溫暖與快樂來源。 笑容似乎是人的天性使然, 寶寶感到愉快的時候會無意識地展露笑臉。
0-6個月的寶寶渴望看到你們的微笑。 爸爸媽媽親切的笑容能讓寶寶感到親切和歡快的情緒體驗, 雖然他不知道笑容是什麼一回事。 如果爸媽面對寶寶大多是面目表情, 寶寶感受不到心靈上的愛☆禁☆撫, 長大後寶寶的性格可能會變得冷漠、消極。
6-12個月寶寶
從6個月開始,
Advertisiment
媽媽離開一段時間, 寶寶變得焦慮起來, 甚至開始滿屋子跑去找媽媽。 他開始強烈地感受到分離的恐懼, 因而變得極度不安, 甚至聲嘶力竭地哭鬧, 希望得到爸媽的關注和安慰。
1歲以內嬰兒肢體語言
0-3個月寶寶
寶寶剛剛出生的幾周可能就會有很多的動作, 好像在表達很多的資訊。
Advertisiment
但有趣的是寶寶這些肢體的語言實際上並不是真正地跟你在溝通, 而是與生俱來的一些反射動作, 通常這些動作在幾個月內就會消失轉為有意識的動作。 但寶寶出生的所有的動作並不都是條件性的反射動作, 有時他的一個小小的微笑可能也表達了他很高興, 這可能是寶寶對父母幾周辛勞的一個回報。
4-8個月寶寶
到四個月大左右, 寶寶身體所表達的信號會變得更加清晰, 這是因為他們開始能夠協調他們的動作和想法, 他們還會利用動作來表達他們的需要,
Advertisiment
9-12個月寶寶
到了大約寶寶大約九個月大的時候, 他們的認知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同時隨著活動能力和手和眼睛的協調能力的提高, 清晰並且帶有交流意識的姿勢動作開始會成為寶寶的第二天性, 他能夠很輕易就表達出他的需要和愛好。
例如他看到家人的時候他可能會伸出雙手希望得到擁抱, 而當他們見到陌生人的時候他們就會抓緊爸爸媽媽的手。 同時這時候的寶寶已經能夠開始發出一些他們獨有的聲音, 例如“嗯嗯”“baba”等。
在這個階段, 父母一定要注意自己慣用的身體語言, 同時也要不失時機地對寶寶進行語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