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冒的罪魁禍首
人體周圍充斥著無數的病毒和細菌。 現代醫學認為當人體因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誘發因素, 使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禦功能降低時, 則原已存在於呼吸道的或從外界侵入的病毒、細菌可在體內迅速繁, 引起感冒。 在眾多元兇中病毒越占90%左右。 人們一度認為, 只有殺滅病毒,
Advertisiment
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包圍著的核酸(DNA或RNA)組成, 而且蛋白質外殼也可以保護參與感染的病毒蛋白質。 按照這種描述, 病毒似乎更像是化學物質, 而不是生物體。 但是, 病毒進入細胞(感染後被稱為宿主)之後, 絕對不是一種沒有活性的物質。 它會脫去外殼, 暴露出基因, 引導細胞自身的複製體系複製入侵者的DNA或RNA, 並且根據病毒核酸的指令, 製造更多的病毒蛋白質。 新製造的病毒片段組合起來, 接著, 就出現了更多的病毒, 它們也可以繼續感染其它細胞。 所以要殺死病毒, 除非將我們的人體細胞一同殺死。
抗病毒藥物——病毒的剋星
隨著對病毒的認識和瞭解,
Advertisiment
如果病毒不能進入細胞, 或者在核酸複製、衣殼合成等階段出現問題, 都將導致病毒無法釋放出子代病毒、引起疾病。 因此抗病毒藥物的作用一般都是在幾個階段上阻斷病毒侵染細胞、或複製的過程。
比如說抗病毒藥三環癸胺(Amantadine)也叫金剛烷胺就是可以阻斷病毒蛋白的加工製造, 而Relenza和Tamiflu(達菲)則是阻止病毒從細胞中“出芽”即“釋放”這一過程。
擊破預言——感冒吃不吃藥都得一個星期
在抗病毒藥物發現以前, 人們一度認為“感冒吃不吃藥都得一個星期”。
Advertisiment
而抗病毒藥物, 因為可以阻礙病毒的複製, 就好比減小了水柱的力度, 降低了水管自然修復的阻力。 在感冒早期, 越早服用抗病毒的藥物, 對水管的修復越有幫助, 從而達到縮短感冒病程的目的, 也打破了“感冒吃不吃藥都得一個星期”的預言。
治療感冒準則——早發現, 早治療;抗病毒,
Advertisiment
心肌炎, 腦膜炎等疾病比起來, 感冒經常不被人們所重視, 殊不知“感冒乃百病之源”。 如不及時醫治, 感冒可能會引發細菌感染, 便可能導致鼻炎, 肺炎, 心肌炎, 腦膜炎, 中耳炎等疾病。
在治療感冒的時候,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習慣, 每當感冒、咳嗽、嗓子痛時, 就開始服用抗生素藥物來治療, 因為它的效果確實是看得見的。 事實上感冒90%為病毒引起, 抗生素對各種病毒性☆禁☆感染並無療效, 對麻疹、腮腺炎、傷風、流感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是無害無益的。 在臨床上除能肯定為細菌感染者外, 一般不應採用抗生素, 而濫用抗生素的後果, 將導致未來我們“無藥可用”。 而目前大多數人, 還不瞭解感冒可及時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來縮短感冒病程。
Advertisiment
(實習編輯:徐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