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有一頭倔強頑固的“牛寶寶”, 怎麼辦呢?愛發脾氣、個性頑固的寶寶常常會讓媽媽在教育上花費更多的精力。 深入瞭解孩子的心靈有助於我們選擇適當地訓導方式。 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寶寶愛發脾氣的5大原因
原因之一:吸引父母的注意
有時父母正在忙於別的事時, 寶寶感到自己受到冷落, 也會藉故哭鬧。 這時如果有可能的話, 父母可以暫時放下手中的工作, 陪寶寶玩一會兒。
原因之二:為了達到目的
如果得不到某種玩具、食物或外出遊玩的機會等, 就會通過哭鬧來達到目的。 寶寶之所以這樣做,
Advertisiment
原因之三:受父母影響
如果父母的脾氣本來就不好, 寶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此外, 父母教育態度不一, 一個管教一個袒護, 這會使覺得寶寶有了“靠山”, 也會出現無所顧忌、動輒哭鬧的現象。 對於這種情況, 就只能要求父母首先從自身做起了。
原因之四:逃避責任
寶寶犯了錯, 怕受到父母的責罰, 就以哭鬧來轉移其注意力。
Advertisiment
原因五:感到恐懼或受到傷害
無論兒童還是成年人, 大部分憤怒來源於恐懼。 當一個人感覺受到威脅, 無論是人身安全受到威脅還是價值觀受到威脅, 都會本能地感到恐懼, 繼而轉化為脾氣, 宣洩出來。
孩子之間有些爭鬥, 是正常的。 有時候孩子會在這種爭鬥中受到傷害, 有些孩子則比較容易感覺自己受“欺負”了。 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孩子鬧情緒、發脾氣。
家是有一頭倔強頑固的“牛寶寶”, 怎麼辦呢?愛發脾氣、個性頑固的寶寶常常會讓媽媽在教育上花費更多的精力。
Advertisiment
面對愛發脾氣的寶寶 父母有妙招
妙招一:聽聽孩子是怎麼想的
很多時候, 傾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對於“牛寶寶”來說, 在那些與她有關的事情上, 多聽她的意見, 是讓孩子卸下敵意的好方法。 比如說在公園散步的時候, 寶寶突然要喝水, 而這時候水又喝完了, 寶媽就不妨讓寶寶自己想想辦法“沒有水了, 那我們怎麼辦呢”、“我們回家喝好不好呢”, 類似這樣, 讓寶寶自己想辦法, 而不是寶媽說了算, 這也是對付“牛寶寶”的一種有效方式。
注意:千萬不要和“牛寶寶”硬碰硬, 不然肯定是一個難以收場的結果。
妙招二:寶媽避免情緒失控
Advertisiment
其實“牛寶寶”之所以倔強, 與寶媽的態度關係很大, 寶媽如果總是擺出絕對權威, 不尊重孩子, 不給孩子“自主權”的架勢, 孩子就會心生不服。 因此, 寶媽要首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再對孩子加以肯定或誘導, 相信寶寶也會被你的情緒所感染。
注意:在跟寶寶交鋒時, 寶媽如果情緒失控, 孩子就越堅持己見, 所以寶媽一定要先穩住。
妙招三:適當轉移注意力
當你感覺“牛寶寶”開始浮躁不安時, 可以用她感興趣的事物吸引他, 轉移她即將爆發的牛脾氣。 比如:“媽媽今天聽到一個好聽的故事, 快點過來, 媽媽講給你聽”或“媽媽有一顆很好吃的糖, 要給一個乖寶寶吃哦”等等。
注意:寶媽越是就事論事, 寶寶的牛脾氣就越強烈,
Advertisiment
妙招四:不過於遷就孩子
即使再多的策略和招數, 有時還會覺得對付“牛寶寶”是一場耐力戰, 如果所有的寬容、理解、尊重或民主都不能奏效時, 寶媽也不要忘記行使你為人父母的權利。
比如寶寶坐在樓梯口十幾分鐘不上來, 寶媽在保證寶寶安全的情況下, 先讓寶寶盡情的坐在那吧。 等她坐累了, 不妨再來個軟硬兼施, 先抱上樓再來個好言相勸, 相信這時候的寶寶是肯定能聽進去的。
注意:在為“牛寶寶”立規矩時, 既不要抹平她的棱角, 也不要過於遷就孩子, 更不要在孩子面前感歎她有多倔多不聽話, 這樣不但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也不利於幫助你的“牛寶寶”。
妙招五:寶媽要以身作則
在改變“牛寶寶”的同時, 寶媽也不要忘了給寶寶樹立榜樣哦。在孩子面前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改變下自己的形象,儘量不要固執己見,也讓孩子耳濡目染,明白一件事情是有很多個解決辦法的。
注意:“牛寶寶”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只是寶媽及時示範一個榜樣的作用,相信時間久了,“牛寶寶”也會不自覺的被你影響。
總之,對付“牛寶寶”要講策略,千萬不要針尖對麥芒,不僅不能達到目的,也不利孩子的成長。也不能怕麻煩而去找什麼一勞永逸的教育法,說到底還是那句話:耐心耐心再耐心。
寶媽也不要忘了給寶寶樹立榜樣哦。在孩子面前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改變下自己的形象,儘量不要固執己見,也讓孩子耳濡目染,明白一件事情是有很多個解決辦法的。注意:“牛寶寶”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只是寶媽及時示範一個榜樣的作用,相信時間久了,“牛寶寶”也會不自覺的被你影響。
總之,對付“牛寶寶”要講策略,千萬不要針尖對麥芒,不僅不能達到目的,也不利孩子的成長。也不能怕麻煩而去找什麼一勞永逸的教育法,說到底還是那句話:耐心耐心再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