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分娩期>分娩時刻>正文

揭秘:不為人知的產房大私密

懷胎九月半, 準媽媽們真正來到了即激動又緊張的分娩時刻。 分娩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過程?可能會發生什么問題?怎樣做才能與助產人員配合好, 達到順利分娩呢?準媽媽準爸爸們對于將要發生在產房里的情況, 通常都問題多多。

產房和手術室一樣是半封閉科室, 為避免感染, 一般人員不允許進入, 所以準爸爸媽媽都會對產房充滿神秘感。 下面我們分幾個方面, 一起來剖析一下產房自然分娩的過程, 滿足滿足準爸爸媽媽們的好奇心, 也消除消除他們的緊張和擔心。

產婦進入產房后是怎樣的一個分娩流程?

Advertisiment

產婦在宮口開大23cm時, 由護士護送入產房, 助產士接收產婦后, 檢查宮口開大情況, 聽胎心率, 行胎心監護(入室試驗)。 如胎心監護正常, 則在待產室待產, 助產人員定時進行胎心率檢查(通常一小時聽一次, 根據情況間斷行胎心監護, 也有學者建議行產程中全程監護)、檢查了解宮頸口開大情況(一般情況宮口開大3cm前每4小時檢查一次, 開大3cm后第2小時檢查一次, 可根據情況也有所調整)及胎頭下降情況。

正常從臨產到子宮頸口開大3cm平均需要8小時, 從宮口開大3cm到宮口開全需要4小時, 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 需要12小時, 所以, 生孩子大概需要1214小時。

胎頭在這個過程中應不斷地下降, 平均每小時下降0.83cm, 如果通過觀察超出以上界限,

Advertisiment
則為不正常, 也就是超出正常分娩范疇, 助產士就要報告醫生, 醫生再全面檢查, 找到可能的原因, 予以處理或觀察, 有時可能要改為剖宮產。 只要在此范疇內, 產婦不要太著急, 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呼吸, 以利于順產。 因為精神心理因素也是導致難產的第四個重要因素, 常時間處于焦慮、不安和恐懼的精神心理狀態, 會導致宮縮乏力、胎兒窘迫等。

另外在分娩過程中, 胎心監護異常或羊水異常(污染)時, 助產士也需要報告醫生, 醫生行全面檢查綜合考慮后, 作出繼續分娩或是改剖宮產。

另外, 在觀察產程過程中, 每46小時測血壓一次, 每24小時讓產婦排尿一次。 初產婦當子宮口開全時(開大10cm), 經產婦開大4cm時, 產婦從待產室進入產房,

Advertisiment
在產床上分娩, 這時產婦可以用力使用腹壓, 有助于胎兒娩出。

胎兒娩出后, 助產士要給新生兒處理臍帶、測量身長及頭的各徑線、稱體重、在新生兒病歷上打母親拇指印和新生兒足印。

分娩后, 產婦要在產房觀察2小時, 視其是否會出血, 每0.51小時按壓子宮一次, 以促進子宮收縮和觀察出血情況。 并且讓寶寶與母親皮膚接觸半小時以上, 吸引乳☆禁☆頭。 然后才出產房, 回病房休養。

什么是正常分娩?

生孩子是人生中的大事, 也是人類繁殖后代和生存不可缺少的。 生孩子在醫學上稱之為分娩, 即懷孕滿28周(7個月, 也就是196天)及以后的胎兒及其附屬物, 從母體排出的過程(delivery)。 其中懷孕滿28周(7個月, 196天)至不滿37足周(258天)之間分娩者稱早產(premature delivery);懷孕滿37足周至不滿42足周(259~293)之間分娩者稱足月產(term delivery);懷孕滿42足周(294天)及以后分娩者稱過期產(postmature delivery)。

Advertisiment

正常分娩是人們生存繁殖中的一個自然過程, 所謂順產即單胎足月產時在生產過程中不需借助于外力而自然生產。 但并不是說無需幫助, 確切地說順產應該是在助產人員幫助下, 采用新式助產法, 產婦順利生產, 母親和寶寶均健康, 無并發癥(會陰側切除外)。 要做到順產有三個基本條件, 即要有足夠的產力、正常的骨盆腔和正常胎位適當大小的胎兒, 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都不能順產。

什么時候需要進產房分娩?

一般在我國的絕大多數醫院均在臨產后, 子宮頸口開大2~3cm時, 進入產房待產。 少數有條件的醫院, 也提供產婦在自己住的病房分娩或家庭分娩的方式。

Advertisiment

正常分娩首先子宮頸口開大2~3cm時, 由病房護士或醫生檢查子宮頸擴張程度并聽胎心率是否正常, 再由護士護送進入產房, 向助產士交接。 助產士接收產婦后, 要再次檢查子宮頸開大程度, 并行胎心監護, 醫學上稱入室試驗, 以了解胎兒宮內狀況。

至于我國規定產婦要進入產房分娩, 是由于過去用老式接生法接生的母嬰并發癥多, 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高。 而進入產房分娩有其優點:(1)產房是個半封閉的環境, 其物品和房間都每天定時消毒, 保持相對無菌狀態, 可以減少分娩后發生感染的概率。 (2)產房助產士均受過新式助產培訓, 經考核合格的助產人員, 并且每二年要檢查評估一次, 以保證助產的安全性。(3)產房配有為分娩所必需的產床,這是病房所沒有的。(4)產房配備有搶救孕產婦和新生兒的設備和藥品,以確保一旦發生危險能得到及時搶救。(5)產房的房間相對集中,便于產程進展、胎心和產后出血的觀察。

分娩期間產婦如何配合助產人員?

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大部分產婦都能順利完成。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是可以通過拉梅茲呼吸運動和按摩緩解,或通過分娩鎮痛來減輕,以達到可忍受的程度;寶寶的安全大夫會予監測。因此,準媽媽不必過分緊張和恐懼,更不要在宮縮加緊、強度增加時因疼痛而亂喊亂叫,因為這樣反而會阻礙產程進展,引起難產。具體配合如下:

第一產程宮縮不緊,應思想放松,盡量下地活動,或同別人聊天,以分散注意力。照常吃喝一些易消化、營養多、能量高的食物,譬如巧克力。還要按時排尿、排便,以免過度膨脹的膀胱和充盈的直腸影響胎兒的下降。宮縮間隙時,盡量放松全身肌肉休息,以保存體力。有條件時,于子宮口開大2cm時要求大夫行鎮痛。

第二產程,根據大夫的指導或平時的練習在宮縮時配合用力。正確動作是雙腿蹬在產床上,雙手握住床把,或取抱膝位,或取蹲位。宮縮時,先深吸氣,然后屏住氣像排便一樣向下用力,盡可能屏時間長點,緊接著做一次深呼吸后再深吸一口氣,再屏氣用力,這樣每次宮縮時用2~3次力。宮縮間隙時,全身放松,安靜休息,準備迎接下一次宮縮。胎兒即將娩出時,應按大夫的要求張口哈氣,以減輕腹壓,防止產道裂傷。

胎兒娩出后,新媽媽還需要做什么?

當胎兒娩出后,可略休息一下,約3~5分鐘,再輕微用力,使胎盤、臍帶等全部娩出。生產后仍需要在產房觀察,并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有些產婦看到自己的寶寶會心花怒放,情緒高漲,還有一些產婦因寶寶性別或寶寶有不好,情緒低落,甚至沮喪,這都會影響子宮收縮,引起產后出血。

其次,要好好休息。

分娩是體力消耗較大的過程,會感到疲倦,會不知不覺地睡意襲來,這時要抓緊時間休息,可閉目養神或打個盹兒,但不要熟睡,因為你還要照顧寶寶,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

再次,要進行母乳喂養。

寶寶出生后半小時內就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同時跟寶寶進行皮膚接觸。這有利于刺激乳腺分泌,對母親子宮的恢復很有好處。

第三,注意觀察出血情況。

分娩后2小時內在分娩室觀察,此期間最易出血,所以特別要注意,分娩后2~24小時在病房觀察,仍有出血的可能,你可以自己按摩子宮,能減少出血。這天會陰傷口和子宮收縮會引起疼痛,可采取仰臥位休息。

第四,注意飲食。

生孩子后會感到饑腸轆轆,可吃些不刺激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紅糖小米粥、紅棗大米粥、雞湯面條、鯽魚湯面葉、煮雞蛋等。吃過食物后,可美美地睡上一覺。

第五,要及時大小便。

順產的產婦,分娩后4小時就要排尿,產后6小時要排出尿,24~48小時排大便。

第六,盡早下床活動。

產后就要在床上活動,如翻身、抬腿、收腹、提肛等,順產8~12小時即可下床活動。

總之,上述是一個正常分娩的完整過程,但其在目前現實中僅占少部分,因為孕產婦中有約60%有高危因素,40%有正常頭位,其中還有1/3存在頭位不正,所以分娩中異常產程較多見。同時,在目前醫學水平上,產程中不可預料的變化太多太快,且難以解釋,如胎兒是否有宮內缺氧,就沒有很好的手段診斷,有時只能通過觀察來診斷;頭位不正在產程中是可變的,醫生將盡可能幫助其轉變為順產,因此,多溝通隨時了解產程進展十分重要。

以保證助產的安全性。(3)產房配有為分娩所必需的產床,這是病房所沒有的。(4)產房配備有搶救孕產婦和新生兒的設備和藥品,以確保一旦發生危險能得到及時搶救。(5)產房的房間相對集中,便于產程進展、胎心和產后出血的觀察。

分娩期間產婦如何配合助產人員?

分娩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大部分產婦都能順利完成。分娩過程中的疼痛是可以通過拉梅茲呼吸運動和按摩緩解,或通過分娩鎮痛來減輕,以達到可忍受的程度;寶寶的安全大夫會予監測。因此,準媽媽不必過分緊張和恐懼,更不要在宮縮加緊、強度增加時因疼痛而亂喊亂叫,因為這樣反而會阻礙產程進展,引起難產。具體配合如下:

第一產程宮縮不緊,應思想放松,盡量下地活動,或同別人聊天,以分散注意力。照常吃喝一些易消化、營養多、能量高的食物,譬如巧克力。還要按時排尿、排便,以免過度膨脹的膀胱和充盈的直腸影響胎兒的下降。宮縮間隙時,盡量放松全身肌肉休息,以保存體力。有條件時,于子宮口開大2cm時要求大夫行鎮痛。

第二產程,根據大夫的指導或平時的練習在宮縮時配合用力。正確動作是雙腿蹬在產床上,雙手握住床把,或取抱膝位,或取蹲位。宮縮時,先深吸氣,然后屏住氣像排便一樣向下用力,盡可能屏時間長點,緊接著做一次深呼吸后再深吸一口氣,再屏氣用力,這樣每次宮縮時用2~3次力。宮縮間隙時,全身放松,安靜休息,準備迎接下一次宮縮。胎兒即將娩出時,應按大夫的要求張口哈氣,以減輕腹壓,防止產道裂傷。

胎兒娩出后,新媽媽還需要做什么?

當胎兒娩出后,可略休息一下,約3~5分鐘,再輕微用力,使胎盤、臍帶等全部娩出。生產后仍需要在產房觀察,并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

有些產婦看到自己的寶寶會心花怒放,情緒高漲,還有一些產婦因寶寶性別或寶寶有不好,情緒低落,甚至沮喪,這都會影響子宮收縮,引起產后出血。

其次,要好好休息。

分娩是體力消耗較大的過程,會感到疲倦,會不知不覺地睡意襲來,這時要抓緊時間休息,可閉目養神或打個盹兒,但不要熟睡,因為你還要照顧寶寶,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

再次,要進行母乳喂養。

寶寶出生后半小時內就要給寶寶喂第一次奶,同時跟寶寶進行皮膚接觸。這有利于刺激乳腺分泌,對母親子宮的恢復很有好處。

第三,注意觀察出血情況。

分娩后2小時內在分娩室觀察,此期間最易出血,所以特別要注意,分娩后2~24小時在病房觀察,仍有出血的可能,你可以自己按摩子宮,能減少出血。這天會陰傷口和子宮收縮會引起疼痛,可采取仰臥位休息。

第四,注意飲食。

生孩子后會感到饑腸轆轆,可吃些不刺激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紅糖小米粥、紅棗大米粥、雞湯面條、鯽魚湯面葉、煮雞蛋等。吃過食物后,可美美地睡上一覺。

第五,要及時大小便。

順產的產婦,分娩后4小時就要排尿,產后6小時要排出尿,24~48小時排大便。

第六,盡早下床活動。

產后就要在床上活動,如翻身、抬腿、收腹、提肛等,順產8~12小時即可下床活動。

總之,上述是一個正常分娩的完整過程,但其在目前現實中僅占少部分,因為孕產婦中有約60%有高危因素,40%有正常頭位,其中還有1/3存在頭位不正,所以分娩中異常產程較多見。同時,在目前醫學水平上,產程中不可預料的變化太多太快,且難以解釋,如胎兒是否有宮內缺氧,就沒有很好的手段診斷,有時只能通過觀察來診斷;頭位不正在產程中是可變的,醫生將盡可能幫助其轉變為順產,因此,多溝通隨時了解產程進展十分重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