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揭穿育兒老話中的6大經典謊言

新手媽媽在護理寶寶的時候, 是不是也聽說了很多婆婆們的護理說, 這些護理說也是“口口相傳”的育兒經, 什麼“風疙瘩是給風吹的”、“咬舌頭是肉吃少了”、“指甲上有白點是肚子裡有蟲子了……”, 新媽媽們肯定疑問, 這些老話到底有沒有科學根據, 今天小編給你逐一盤點。

Advertisiment

老話一:風疙瘩是給風吹的

可信度:★☆☆

民間所說的風疙瘩, 醫學上稱之為蕁麻疹, 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 老人家認為寶寶得了風疙瘩, 都是風吹引起的, 得了風疙瘩的寶寶, 更加應該呆在家裡, 不要在外面吹風, 甚至有些婆婆還會把室內的門窗都關上, 不讓空氣流通, 可憐的寶寶在這樣的環境下, 病情卻日益加重。

小編解讀:患蕁麻疹的寶寶如果被風吹了, 確實會加重症狀, 但是“風吹”並不是引起蕁麻疹的根本原因, 空氣中的花粉、蟎蟲, 食物中的海鮮、雞蛋清, 甚至洗滌劑中的某些化學成分,

Advertisiment
都可能引發過敏, 導致寶寶受到蕁麻疹的侵擾。 但是對於蕁麻疹寶寶的護理, 門窗關嚴了也是錯誤的做法,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對寶寶的病情還是有利的。

老話二:咬舌頭是肉吃少了

可信度:☆☆☆

媽媽可能會發現, 有的寶寶4-6個月的時候, 還伴隨出現反復的濕疹、手腳潮濕、睡眠不安等症狀,

Advertisiment
有的寶寶則是在吃奶的時間容易咬到舌頭。

小編解讀:咬舌頭與吃肉的多少沒有關係。 即使是成人, 在吃飯時也難免偶爾出現咬舌頭的現象, 這不是病, 也不表示寶寶發育存在問題, 媽媽不用擔心。 4-6個月寶寶, 這時如果沒有及時添加架不住, 對舌咽神經的刺激不充分, 就容易導致寶寶口腔動作不協調, 舌頭動作不靈活, 出現吃飯時經常咬舌頭的現象。 另外一個原因在中醫上稱為脾虛, 這時建議媽媽帶寶寶看看中醫。

老話三:寶寶要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

Advertisiment

可信度:★☆☆

無論冬夏, 寶寶光腳丫都容易受涼拉肚子, 給寶寶多穿衣服, 總比穿少了得感冒了要好, 因此比起少穿, 很多父母都給寶寶“裹”得嚴嚴實實的。

小編解讀:一般來說, 在正常情況下, 夏秋季寶寶比大人多穿一件襯衫, 冬春季要多穿一件絨線衣服就足夠了。 如果你的寶寶是比較多動的, 就不一定比大人多穿了。 喜歡運動的寶寶, 出汗多, 還會哭鬧, 所以不宜多穿衣服。 如果衣服穿多了,

Advertisiment
反而會捂出感冒或氣管炎, 夏天還是捂出痱子來, 徒增媽媽的煩惱。 所以小孩穿衣服還是宜少不宜多。 而腳部對外界的溫度最為敏感, 保持手腳溫暖, 才能保證身體適應外界氣候的變化, 所以著重保暖的應該是寶寶的腳部。

老話四:枕禿一定是缺鈣了

 

可信度:★★☆

媽媽可以會發現,有的寶寶在頭部與枕頭接觸的地方,頭髮會稀少,這麼小的寶寶,就發生小禿頭現象,很多媽媽都馬上給寶寶補這補鈣,以尋求各種辦法,好讓寶寶的頭髮長回來。

小編解讀:枕禿只是寶寶有缺鈣的可能,並不是絕對地由缺鈣所致。我們通常所說的“缺鈣”,在醫學上被稱之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它的症狀包括:多汗、夜啼、枕禿等,可見枕禿只是其中的症狀之一,不能以偏概全地認為只要寶寶枕禿就是缺鈣。事實上,寶寶善的毛囊發育不全,愛出汗,且每天仰臥時間長,頭部與枕頭之間不斷摩擦,即使不缺鈣也很容易出現枕禿現象。

老話五: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要斷奶

可信度:★☆☆

老人家總認為,寶寶吃奶水六個月就足夠了,以後再吃就沒什麼營養可言了,果斷地讓媽媽們給寶寶斷了奶,可是看著沒奶吃的寶寶,哭得媽媽好心疼。

小編解讀:事實上,母乳在寶寶半歲以內是最好的天然食品,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對各種營養的需求量逐漸增多,單靠母乳,寶寶抵抗力會下降。因此,通常在4-6個月時候,媽媽會對寶寶進行輔食添加,斷奶時間以9個月到3歲為宜,世衛組織也提倡有條件的媽媽至少給寶寶喂母乳滿9個月到一年,所以斷奶時間在六個月為時過早。

老話六:指甲上有白點說明肚子裡有蟲子

可信度:☆☆☆

細心的媽媽,觀察寶寶的指頭的時候會發現,寶寶的指甲上有微小的白點,還有劈裂或者指甲過薄的問題。這時候,婆婆可能會告訴媽媽說寶寶肚子裡長蟲子了,應該調整寶寶的飲食,給寶寶“殺殺蟲”。

小編解讀:這種說法至今還沒有科學的醫學根據。寶寶在發育成長階段,容易對指甲暫時性地出現營養素供給不足的現象。因此,指甲有白點也是缺少某種營養素的信號,並非肚子裡長蟲。寶寶肚子長蟲的表現應該是臉上有白斑,晚上睡覺磨牙,還會肚子疼。如果媽媽 不放心,可以帶寶寶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及早治療。

更多精彩文章推薦:

寶寶7個睡姿透露立秋身體狀況>

必讀!老人帶小孩10個提醒意見>

一哭就餵奶?寶寶饑飽有8信號>

可信度:★★☆

媽媽可以會發現,有的寶寶在頭部與枕頭接觸的地方,頭髮會稀少,這麼小的寶寶,就發生小禿頭現象,很多媽媽都馬上給寶寶補這補鈣,以尋求各種辦法,好讓寶寶的頭髮長回來。

小編解讀:枕禿只是寶寶有缺鈣的可能,並不是絕對地由缺鈣所致。我們通常所說的“缺鈣”,在醫學上被稱之為“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它的症狀包括:多汗、夜啼、枕禿等,可見枕禿只是其中的症狀之一,不能以偏概全地認為只要寶寶枕禿就是缺鈣。事實上,寶寶善的毛囊發育不全,愛出汗,且每天仰臥時間長,頭部與枕頭之間不斷摩擦,即使不缺鈣也很容易出現枕禿現象。

老話五:母乳六個月後沒營養,要斷奶

可信度:★☆☆

老人家總認為,寶寶吃奶水六個月就足夠了,以後再吃就沒什麼營養可言了,果斷地讓媽媽們給寶寶斷了奶,可是看著沒奶吃的寶寶,哭得媽媽好心疼。

小編解讀:事實上,母乳在寶寶半歲以內是最好的天然食品,隨著月齡的增加,寶寶對各種營養的需求量逐漸增多,單靠母乳,寶寶抵抗力會下降。因此,通常在4-6個月時候,媽媽會對寶寶進行輔食添加,斷奶時間以9個月到3歲為宜,世衛組織也提倡有條件的媽媽至少給寶寶喂母乳滿9個月到一年,所以斷奶時間在六個月為時過早。

老話六:指甲上有白點說明肚子裡有蟲子

可信度:☆☆☆

細心的媽媽,觀察寶寶的指頭的時候會發現,寶寶的指甲上有微小的白點,還有劈裂或者指甲過薄的問題。這時候,婆婆可能會告訴媽媽說寶寶肚子裡長蟲子了,應該調整寶寶的飲食,給寶寶“殺殺蟲”。

小編解讀:這種說法至今還沒有科學的醫學根據。寶寶在發育成長階段,容易對指甲暫時性地出現營養素供給不足的現象。因此,指甲有白點也是缺少某種營養素的信號,並非肚子裡長蟲。寶寶肚子長蟲的表現應該是臉上有白斑,晚上睡覺磨牙,還會肚子疼。如果媽媽 不放心,可以帶寶寶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及早治療。

更多精彩文章推薦:

寶寶7個睡姿透露立秋身體狀況>

必讀!老人帶小孩10個提醒意見>

一哭就餵奶?寶寶饑飽有8信號>